浙江日报10月7日电 今年以来,浙江省中小企业再次遭遇严峻的挑战。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特别是资金供给紧张和融资成本快速上涨使得许多中小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同时,中小企业自身长期以来存在的经营管理、产业结构、要素供给特别是融资等问题更加突显出来。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小企业以其旺盛活力和创造精神为浙江经济腾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份功劳、苦劳、辛劳,永远记在浙江广大干部群众心中。至今,浙江广大中小企业仍创造大量社会财富,上缴可观税收,吸纳众多就业人口,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中小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稳定的社会问题。在中小企业承受巨大压力,彷徨迷茫之时,社会各界一定要倍加关心中小企业,满腔热情地帮扶中小企业克难攻坚健康成长。
越是困难时刻,中小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员工越是希望得到关心、关爱。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职能部门要及时“借一个肩膀”,让中小企业靠一靠,让他们感到温暖、感到慰藉。各级干部要到有困难的中小企业中去,倾听意见,了解难处,帮助企业认清宏观经济形势,让经营者和员工认识到,全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浙江经济发展态势是稳健的,只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暂时的困难一定会克服,以进一步坚定企业攻坚克难的信心,稳定经营者和员工的人心。要帮助企业深刻剖析遇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让企业视当前危机为转型升级的机遇,加快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管理优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要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营销模式,通过组织对外交流洽谈、参加展会展销等手段,扩大浙江产品在内外市场上的占有率。
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把中小企业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反映,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可以通过改善内部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办法来克服。但是,最突出、最严峻的问题是“融资难”。为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全面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要把中小企业作为金融重点支持对象,强化资金等要素保障,为中小企业解燃眉之急。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加快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要按照浙江省“十二五”时期建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的规划和行动计划,在规范经营、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立更多中小型金融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要在严格监管下,使民间借贷“阳光化”,在合理的利率区间发挥民间借贷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有作用。要认真研究民企和民资的关系,建立有效渠道,引导浙江省充裕的民间资本能够有效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推动经济良性发展。社会各界要真心关注、关心中小企业发展,都来为中小企业克服困难、科学发展出谋划策、鼓劲打气,大力营造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良好氛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浙江省以来,各级政府曾出台许多帮扶企业的措施。当前,各级政府要认真总结经验,全面梳理以往采取的政策措施,适用的就继续执行,需改善的就立即改善。以前没有而现在需要的,只要符合中央宏观经济政策和地方实际,就坚决实施。总之,只要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该用上的办法都要用上。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加快转变职能,深入推进“双服务”专项行动,推动解决中小企业各类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