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丁桥镇电大学员参加太极拳表演。
浙江日报讯(记者 陈培华 报道组 李迪刚)每到周五,海宁农村就会出现一道奇特的风景——头发花白的老头老太们匆匆吃过早饭,就带上书本赶去村里的老年电大教学班听课。许多村的教室里“人满为患”,有人甚至提前个把小时去占座。海宁将老年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在全市225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起电大教学班。
“种田伯伯”上学堂
“罗汉果有止咳作用,主要食用方法有泡茶饮用……”当我们来到马桥街道先锋村时,70多位老人将村里的电大班教室填得满满当当。当天的课程是“健康素养细节篇”,许多老人认真听着电视讲座,不少人还不时做着笔记。
坐在第一排的陆赵荣听得格外认真,今年79岁的他是个地道的农民。“没想到,种田伯伯还能上大学,真好。”陆赵荣说自己小时候“只读过两册书”,由于家里穷,他只好辍学在家务农。“做个读书人”却一直是他的梦想。
两年前,村里开设了电大班,让陆赵荣圆了梦。从2005年起,海宁将老年电大教育向农村延伸,当年在盐官镇桃园村建立了第一个农村老年电大教育班。目前,海宁全市225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起电大教学班。
“课程很实在,我们爱听。”陆赵荣扳着手指头说,疾病预防、养生保健、营养配餐等课程最受欢迎,“以前‘白天摸田头,晚上焐被头’,哪有人教这样的好东西。”
爱上课堂的不止陆赵荣。数据显示,海宁老年电大今年秋季招生达23100人次,入学率为17.81%,其中大部分为农村老人。老人上课的经费由村里、社区以及当地市级财政承担。
老农重学过日子
老年电大犹如一只魔法箱,让许多农民“变了样”。
在海洲街道双凤村,记者见到年过六旬的郁永宝时,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齐耳的短发,干净利落,身着一件紫红T恤,胸前还绣着花片,说话时十分爽朗。
要知道郁永宝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平时打零工,每年养一季春蚕。“到电大上课,很快活。”郁永宝说,儿子在城里安了家,他们老两口在乡下,一到农闲时就闷得慌。郁永宝说,许多无事可做的农村老人,只好经常在茶室“小来来”,有的则开始烧香拜佛。
老年电大进村,改变了郁永宝们的生活。“现在花样经多了。”郁永宝说,她和老姐妹们选修了“大家唱”课程,第一次上课时没一个人好意思开口唱。后来在老师鼓励下,从小爱唱歌的郁永宝才放开了嗓子,“好久没有这么痛快唱歌了。”
自此,郁永宝们一发不可收拾。这群爱唱歌的老姐妹们一合计,组织了一支合唱队,请了老师来辅导。前不久,还去城里参加了合唱比赛,许多人是头一回登上大舞台,“没有电大,我们怎么可能见这么大的世面呀?”
改变还渗透在柴米油盐的生活细节中。今年68岁的周妙芳是个屠夫,在村里杀了几十年猪,家里从不缺油,他以前炒菜时油放得很多,许多菜都喜欢红烧。自从去年在电大班听了“营养配餐”课后,他的观念开始变了,“烧菜时少放油、盐和味精,更有利健康。”周妙芳说,买菜时也讲究荤素搭配。
七旬老人陈阿三听了“孙辈教育指南”课程后深有感触,“俗话说‘桑树逢小要压住’,带孩子也是这样。”他说,老师不仅教他们怎样照看、喂养孩子,还让他们明白了不能太溺爱孩子的道理。
课堂成为社交场
除了进村办电大班,去年以来,海宁老龄办还聘请了10位退休的医生、教师做专业辅导员,每周下村巡回辅导,为老人开辟第二课堂。每个村的电大班配辅导员或邀请课外辅导员,为老人“开小灶”,组织老人参加各类活动。
“一贯知足、二目远眺、三餐有节、四季不懒……”在双凤村的电大班上,海宁卫校退休教师钱种德正在上课,他将保健知识巧妙融汇在顺口溜、谚语中,还将科普知识用土话“翻译”,赢得阵阵掌声。
这样的课堂,在海宁农村各地开花:袁花镇新袁村请来了海宁华联大酒店的大厨,让他讲有关老年人家常菜制作的课程;马桥街道柏士村则请来上海亚健康教学中心特约顾问,教老人如何预防与治疗高血压;海洲街道双凤村还举行了家庭营养配餐大PK比赛,让老人学有所用较高下……
精彩的班队活动也吸引老人踊跃参加。郭阿九是双凤村电大班的班长,在他组织下,电大班的老人几乎每年都出去旅游。90岁的黄关福在郭阿九带领下去看了世博会。
电大成为农村老人接触社会的一个新窗口。袁花镇红新村的沈忠良说,汶川大地震后,他们班有19个老人自发募集了550元钱,捐给灾区,“有这样一个集体,让我们感觉自己对社会还有很大的责任。”79岁的施寿鹏原住在马桥街道柏士村,后来搬迁到市区的风和丽苑小区后,却总喜欢回村里上课。每到开课那天,施寿鹏5点多钟起床,辗转两趟公交车,再步行20分钟到村里。“这里有我的老兄弟,上上课,聊聊天,心里敞亮多了。”施寿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