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日报》经济版封面用“瑞典虎”来形容李书福和新沃尔沃。
浙江在线10月17日讯
在各种争议声中,吉利收购沃尔沃,这起中国汽车史上最大的跨国并购案度过了一年。随着沃尔沃的盈利和业绩增长,吉利向沃尔沃汽车的高层和工会证明了实力。同时随着沟通磨合的加强,瑞典人陆续感受到了这份诚意。瑞典各方舆论也在一开始的不安和不信任后,出现中立、客观的赞美论调。在权威的《瑞典日报》上,李书福获得了新的赞誉——瑞典虎。
近日,记者来到沃尔沃总部所在地瑞典哥德堡,走访了沃尔沃两个工厂,耳闻目睹了沃尔沃轿车融入吉利集团一年以来所发生的种种,脑子里总跳出员工普里姆所说的话:“刀叉和筷子可以奇妙地融合。”
满意度,沃尔沃员工民调十年最高
沃尔沃轿车托斯兰达工厂坐落于哥德堡西北部,工厂面临大海、环境整洁优雅。在这里,沃尔沃仍是瑞典人心目中的骄傲,也是哥德堡向外展示的一个形象窗口,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旅游团队到沃尔沃参观。沃尔沃博物馆广场前,中国国旗与瑞典国旗一起迎风招展。
这座工厂从1964年起开始生产沃尔沃轿车,现年生产能力已达到25万辆。沃尔沃博物馆的馆长告诉记者,自从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后,来这儿参观的中国人多了,每天大约要接待四五批来自中国的参观者,这是最明显的变化之一。
对于整天埋头在生产一线的上万名沃尔沃工人来说,并购之后的变化并不明显。马格努斯·普里姆是负责沃尔沃S80、XC90、V60等车型的车间主任,进沃尔沃工厂已有20多年,去年传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消息后,他的部分同事曾有过一些担忧和抵触情绪,“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知道中国,更不了解吉利。”
不过,“这一年多的事实证明。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一切都在照常运行,更可喜的是,沃尔沃的销售和业绩都在稳步增长。”马格努斯·普里姆表示。说起沃尔沃换新东家这一年最大的变化,这位高大直率的哥德堡人除了竖大拇指外,一时答不上来。
“我很满意现在的新东家,能在沃尔沃工作已成为当地就业者的一种自豪。”普里姆表示,沃尔沃员工工资在当地是非常有竞争力的。这一年来,沃尔沃的员工工资分文未降,眼下工厂生产繁忙,几条生产线均保持全负荷运转。
如果说有变化,也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的。蒂娜女士是沃尔沃负责发动机技术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在沃尔沃已工作了7年。她深有感触地说,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给了沃尔沃更大的独立运行空间,对比以前,收购后的沃尔沃让她感觉有更多的自主权。比如,现在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在工作中的创意和意见,并都能得到及时批复与采纳。以前更多的是遵循与执行。现在能充分发挥沃尔沃的特有优势,她从内心感到吉利的运营策略很正确,很科学。
据介绍,沃尔沃最新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沃尔沃员工的满意度高达84%,是10年来最高的。这的确显示新东家正在得到普遍认可。
没有裁员,根特工厂渐入“吉”境
与前些年的海外并购不同,沃尔沃在瑞典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高于其他任何瑞典品牌(包括爱立信和宜家)。因此瑞典人民非常关心中国,关心吉利、李书福的一举一动。
《瑞典日报》不久前做了一期经济版封面,用“瑞典虎”做标题来形容李书福和新沃尔沃。选用李书福一张目光深邃、神情坚定的照片做头版新闻,说明瑞典主流媒体对中国公司吉利近一年的猜疑画上了句号。
瑞典王国财政部长安德斯·博格日前会见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后,对吉利集团投资沃尔沃运行一年来所取得的优秀业绩、专业化运作水平、给当地创造的就业机会,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肯定了吉利集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为瑞典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吉利收购沃尔沃堪称瑞中商业合作的典范,为中国印象加分。”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沃尔沃另一大整车厂——比利时根特工厂。廖力强是中国驻比利时大使,4个多月前刚到任时,他走遍了十几个省,拜会了很多官员、企业高管、媒体,每一次交谈中,提到中国企业,必提起吉利,吉利在比利时乃至欧洲已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很多欧洲人眼中,它成了中国企业的一个符号,一个拉近中欧关系、互利共赢的纽带。这让廖力强感到很欣慰和自豪。
“收购一年多来,沃尔沃工厂没有裁减一个工人,根特工厂到年底还增加1000个就业机会。”沃尔沃轿车比利时根特工厂总经理格利特·布鲁尼很自豪地告诉记者。尤其在今年欧洲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工厂产销将较去年同期提升25%以上,达到27万辆,创下根特工厂45年历史的最高纪录,成为比利时当地最具竞争力、发展最快的汽车制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