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忠 摄
每逢大型赛会,主办地的志愿者都会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作为自己的代号,八届残运会浙江志愿者的称号是“小浪花”。八届残运会12438名志愿者正是用自己真诚的付出和奉献,成为八届残运会一道爱心风景线。这是记者从昨日下午召开的第八届全国残运会志愿者工作亮点和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悉,本届残运会共有赛会志愿者12438名,其中普通志愿者12163名,礼仪志愿者275名,98.7%的志愿者来自全省80所高校的学生群体。自八届残运会开幕至今,这些志愿者以青春靓丽的外形,周到热情的服务,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职业化素质,赢得了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全国媒体的交口称赞,成为赛会一道瞩目的风景线。八届残运会组委会志愿者工作部部长、团省委副书记苗伟伦算了一笔账,这些活跃在宾馆、机场、车站以及赛场等80个服务点的志愿者,总共贡献了七万五千余小时的工作时间,按照去年杭州市平均工资标准19.89元/小时计算,价值近一千五百万元人民币,当然,志愿者对八届残运会顺利举行的帮助,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奉献精神,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本届残运会中的浙江志愿者,从去年10月份开始招募,通过网络知识测验,面试,体能测试三道关口,最终从报名的四万余人中挑选而出,在人数规模上超越任何一届残运会,其服务素质也得到了各界好评。年轻的志愿者们从培训阶段开始,就需要接受服务技巧培训、残疾人礼仪培训、手语教授以及与浙江相关的特色人文知识培训。在运动会正式开始之后,志愿者们在凌晨三点或五点就要起床,投入一天忙碌的工作。志愿者的辛劳,换回了与会相关人员的一致认可,现场有外地媒体记者举例:当他询问分会场绍兴有什么土特产时,志愿者马上告诉他可以考虑带些黄酒回去。掌握全面的服务知识,提供特色浙江的服务,让人们感到贴心和顺意,是志愿者工作成功的必备条件。
另外,在对残疾人的特殊服务上,浙江的年轻志愿者们也下了很大功夫:组委会志愿者工作部召集了50名专业手语志愿者,在服装上用左膀爱心标识进行区分,其余一万多名普通志愿者则全部接受手语日常用语培训,每位志愿者都随身携带纸和笔,以确认服务舒畅和到位地进行。
本届残运会志愿者服务的另一大特色,是体现在志愿者的丰富种类上:赛会除配备常规普通志愿者外,宾馆车站等窗口单位也召集了相当数量的社会志愿者,以配合残运会顺利进行;275名靓丽的礼仪志愿者分引导员、接待员、颁奖员三类,对她们的要求从站姿坐姿一直细致要求到笑起来露几颗牙齿;新闻中心出现的志愿者特从传媒学院新闻专业招募,为媒体记者提供专业对口的服务;设立督导志愿者成为本届残运会志愿者工作一大亮点,使得志愿者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都得到了有效保障。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特别提到,志愿者工作得以顺利展开,与相关领导的关怀,志愿者吃住行等后勤保障是分不开的。而志愿者内部成立的102个临时党支部和397个临时团支部,使两千多名党员志愿者和万名团员志愿者,起到了有效的带头示范作用。
至于八届残运会浙江志愿者“小浪花”的称号,据主办方介绍,这个名称是通过社会征集产生的,一是因为志愿者服装是蓝绿渐变色,而志愿者标志上也有浪花的设计元素,二是因为“浪花”有着浓厚的浙江色彩,象征着浙江志愿者蓬勃的生命力和坚韧贴心的服务态度。“朵朵小浪花,滚滚爱心潮”,八届残运会志愿者在之后的时间里,一定会秉承优良传统,继续以一丝不苟、热情周到的服务,为赛会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