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8日讯
“保护与发展古镇文化,使传统与现代相协调、文化与经济相统筹、社会与自然相和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10月16日,首届中国古镇(廿八都)文化论坛经过2天时间的研讨,形成《中国古镇文化保护廿八都宣言》。《宣言》号召,在实施古镇文化保护时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人文特色与生态环境、历史遗产与现实利益、政府政绩与公益民生等关系。
10月15—16日,首届中国古镇(廿八都)文化论坛在江山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省作家协会、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湖南、云南、安徽、上海等地的古城古镇凤凰、丽江、西塘、周庄、乌镇等中国古城名镇古村落代表,从语言、建筑、地理区域、民俗风情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出发,对古镇文化的内涵、价值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在“现代化视域”下探索中国古镇发展。
廿八都,这个人口1万多的小镇有13种方言、142多种姓氏,独特的文化飞地和重要的地理位置,吸引了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谢地坤认为,应当注意保持廿八都现有的文明祥和、生态优美的独特优势,同时侧重体现廿八都与众不同的原生态特色,突出廿八都文化边城、军镇要塞的地理价值,力争将廿八都古镇打造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闻名的自然和文化旅游基地。
浙江大学教授、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会长童芍素对廿八都旅游宣传定位语“江南古塞廿八都——寻梦之都”进行了解读。她认为,“江南古塞”突出了廿八都古镇的独特性;“寻梦之都”,则可从廿八都有精美的建筑、浓郁的民俗民情,是方言王国、百姓古镇、民众生活态度平和等方面考量。
“这个地方既有中国历史上商埠小城镇的文化特色,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玉茹希望古镇能够恢复、保持它原来的风貌,不要搞太多现代化的东西。
古镇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文化中心还授予江山“中国民俗文化研究基地”称号。
来源:衢州晚报 记者 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