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杭州各大市属文艺院团的掌门人都很忙。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正在抓紧时间排练公益品牌项目“牵手”第二季之幸福进万家——《茶与咖啡》晚会节目,同时审查西湖国际音乐节七台音乐会;杭州越剧院院长侯军正带着今年“五一”新推出的经典版《红楼梦》到无锡商演,接着又带着团里的主要演员到上海参加戏剧频道《非常有戏》和《戏剧大舞台》两个栏目的录播;杭州滑稽艺术剧院院长刘笑声则赶到绍兴参加第七届中国曲艺节,因为院里选送的三个节目全都入围正赛……
他们忙的内容、方式不一,但目的只有一个:闯市场。而这股闯劲,得益于杭州不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相统一,从而激发文艺院团创新活力的结果。
杭歌:把全国首个动漫剧场打造成杭州又一块金字招牌
潮王路52号,杭歌本部所在地。
这是一幢外表看上去有点破旧的三层办公楼,50米开外,便是杭歌影剧院。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规划部署,杭歌、杭越、杭滑3家市属文艺院团将集中迁入位于十五奎巷的杭州艺苑。这意味着杭歌影剧院面临被拆迁的命运。
但杭歌影剧院却被保留了下来。政府更是投入资金重新改造,摇身变为今天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全国首个动漫剧场。
“我进杭歌近30年,看到了我的前辈、同辈及孩子们为杭州文化事业发展所做努力。”崔巍说。趁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强劲春风,再加上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杭歌正迎来史上最好的时期。“我们一定要以市场为切入点,借项目推剧、推人,推进杭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如今,动漫剧场已演出60多场,有10多台新节目可以供应。在崔巍的设想里,随着市场培育日趋成熟,节目质量稳步提升,每周演出两场甚至更多将成为常态。这家全国首个动漫剧场,一定会成为杭歌乃至杭州文艺的又一块金字招牌。
杭越:正在成为中国戏剧界的一面旗帜
去年是杭州越剧院最为忙碌的一年,和赖声川合作新排了《暗恋桃花源》,和赵志刚合作新排了《蝶海情僧》、《海上夫人》、《班昭》以及《唐寅与秋香》等6台新戏,全年演出329场,中间还抽空把《流花溪》拍成电影。
用院长侯军的话来说,杭州越剧院的改革是自下而上的。无论是走市场,还是内部管理机制,杭越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如鱼得水,并且在出人、出戏、出效益方面全面开花。
近年来,杭越紧跟时代,面向大众、服务基层,创新不断。从搬演传统戏到创演新剧目,从本土题材的开发到国外优秀作品的改编,创作演出了一批专家称赞、百姓喜欢的戏剧精品,培养了一批以中国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为骨干的越剧界领军人才,开拓了农村、城市以及国际演出市场,并几乎囊括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的文华新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曹禺戏剧奖、中国越剧节金奖等所有国家级大奖,成为中国戏剧界的一面旗帜,被称为“杭越现象”。
侯军说,是闯市场、为大众演戏救活了杭越;是创新让杭越充满了朝气和活力。至今,杭越还在发扬光大为大众演戏这一优良传统,每年都会到农村演出、送戏下乡,包括梅花奖演员在内的所有演员,都会抢着下乡。
如今,杭越的内部管理越理越顺,业务考核直接跟效益挂钩,演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剧院培养、引进了一大批人才,如国家一级演员、徐派第一人郑国凤,同时完善了梯队建设,成立了阵容强大的创作班底,“再加上政府的强大支持,再不出人、出戏、出精品、出效益,肯定说不过去”。
杭滑:贴近市场创作精品,笑声传遍千万家
杭州滑稽艺术剧院院长刘笑声自豪地带着记者参观了他们的“新居”:宽敞的办公室,设施齐全的会议室、排练厅,令人期待的专业剧场,还有被职工称为具有别墅气质的宿舍楼……
“杭滑”是文化体制改革最早、最彻底的文艺院团。近年来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它们成为入驻十五奎巷杭州艺苑的三家市属文艺院团之一。
改制以来,“杭滑”在节目创作、人才培养、市场经营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作为才有地位,市委市政府如此重视杭滑的发展建设,既充分肯定了杭滑过去所取得的成绩,也对杭滑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刘笑声说。
回顾剧团的过去,“只有改革才有出路”。改革的第一步,是针对市场创作集思想性、可看性、娱乐性为一体的作品。第二步是调整内部管理机制。“滑稽演员有个特点,个人外出商演比较多。这就需要人性化管理。外出演出可以,但前提要保证团里的工作任务。现在,婚庆司仪、电视台栏目、影视剧配音等很多领域,都有我们的演员”——与其放任人才流失,不如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
正因如此,“杭滑”的“文企联姻”进行得如火如荼。企业冠名赞助商业演出,每年就有100多万元的演出收入,合作的企业中不乏杭州移动、21金维他、金日洋参、大红鹰、中萃等大企业。而创作的大型滑稽戏环保题材的《绿色冲浪》,还被环保局和政府采购。讲述和谐关系的小品《城里人乡下人》,因贴近生活、幽默风趣而深受观众喜爱,演出上百场,在金狮奖第四届全国小品比赛中荣获金奖。
用刘笑声的话来说:“我们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