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博会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今年是义乌荣获国家综合贸易改革试点之后的第一次企业集结,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貌和清新悦目的行业风向。10月21日,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客流如织,企业招牌林立,来自全国各地的2300多家企业早早占据了6500个展位,展位数比去年多出了1500个,规模超过了上海华交会,仅次于广交会,这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小商品博览会,而其所释放的贸易机会无疑成了中小企业破解当下各种不利因素的“金钥匙”。本报记者辗转于会场,深入了解一些中小企业如何应对不利因素,破解突围。
展会结构调整显魅力
九成展商为企业
今年义博会呈现出了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展示内容,企业之间的较量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品牌战。为了体现展会的核心竞争力,组委会加大了对源头企业的邀请力度,有意引导生产型企业来到义乌。有关资料显示,九成展商为企业,直线采购模式普受欢迎。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举有望给义乌国际商贸城市场带来一轮新品上市潮,因为按照以往的销售惯性,展会结束后,企业多半会在义乌这个国际窗口寻找自己的代理商,把产品留在义乌,这也是义博会的魅力所在。
与此同时,展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机械装备行业首次亮相,与传统综合展不同的是,今年专业展吸引了足够的眼球。杭州创杰展览公司总经理涂如明分管义博会机械展,他告诉记者,义博会机械展是一个专业展区,为全国各地的机械生产型企业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
“第一天就卖了一台空气压缩机,资料第二天被发完,境外客商开始批量购买机械装备。”义乌市机械行业协会会长徐镜钱说,义博会至少推动了机械行业的整体性前行,这与今年参展的企业客商大幅提升不无关系。
产业集群为浙江中小企业
赢得先发优势
近几年,以义乌-金华为引擎的浙中城市群建设有模有样,并且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记者在展会现场走访时发现,来自金华地区的参展企业占据了一定比例,永康的五金加工企业、浦江的水晶制造业等,展示了浙中地区中小企业的真实写照。义博会正在积极营造一个以义乌为贸易圆心,以浙中地区为半径的辐射面积,大力带动东阳、永康等浙中城市的实体企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全省11个地市的1510家知名企业是以展团的形式亮相义博会的,涉及展位2678个,实现了全省11个地市的参展“大团圆”。
产业集群为浙江中小企业赢得了先发优势,而借助义乌国际化贸易平台,企业有了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机遇,义博会无可争议是一块跳板,企业品牌化战略则是跳板上的制高点。据悉,义博会品牌企业参展展位数占比高达11.9%,其中地市级品牌占品牌企业展位数的28.7%,省级品牌占品牌企业展位数的22.2%,国家级品牌占品牌企业展位数的49.1%。
全球采购擦亮国际门户形象
如果说,义乌是“小商品丝绸之路”的起点,那么电子商务无疑是将终点延伸到了全球各地。
在电子商务区块,阿里巴巴的深度参与,让义乌的小商品完成了线上到线下的转身。除专设体验区外,阿里巴巴携多家优秀电商代表在57个展位上亮相。同时,中国小商品城网将在800平方米的区域内集中展示30位网站优秀会员的新奇特产品。
与电子商务的强势相比,不甘示弱的义乌进口市场国际产品展区阵容进一步扩大,汇集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工艺品、日用消费品、服装、珠宝首饰、家居用品等十余类商品,设标准展位111个。其中,国际商贸城进口商品馆的部分企业有42个特装展位数,而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则组织当地企业亮相30个特装展位集体眺望中国市场。
在首次设立的采购商贸易洽谈区,西班牙采购商冈萨雷斯向记者表示:“多次来中国参展,每次都能见到全新的小商品,中国企业在这个方面很有创造力。这两天,我接到了120多家中国工厂提供的产品目录和实物,收获不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中国义乌小商品博览会,能否让深受国际复杂形势影响的中小企业清醒地找到自己,或许,这一切正在解题之中。
如果你想知道有关义博会的情况,或者想深入了解这些中小企业应对当前形势,采取怎样的破解之法,本报驻义乌记者愿意为你跑腿打听,请通过18创富热线85188518告知你的需求。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 施洪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