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颜色红红的,像胭脂的颜色。
宁波市和宁海县相关专家在现场考察。
浙江在线10月25日讯
金秋十月,正是水稻收割的季节。宁波市种子管理站、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海县农技总站的专家组,近日在宁海县桑洲镇山区发现当地农民在种植一种清代流传下来的红米。这种红米会是《红楼梦》里常提到的“御田胭脂米”吗?
红学研究者引出线索
“这次能发现这种大米,纯属巧合。”昨天,宁海县农技总站高级农艺师、县首席粮食专家童相兵告诉记者,线索来自宁波大学一位退休教授,这位教授是红学研究者。
宁波市种子管理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陆惠斌也向记者介绍了当时的情况,今年上半年,那位红学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曾通过宁波市有关部门的介绍,找过他两次,询问宁海红米是否还有种植。当时,陆惠斌在联系了宁海有关部门后,答复这位红学研究者称红米可能已经没人种植了,所以对方没有留下名字和联系电话就走了。“后来我们就没联系过,只知道他是宁波大学的一名退休教授,平时喜欢研究红学。”
《红楼梦》第53回写到贾府的庄头乌尽孝到贾府交租子,其中“下用常米一千石”,而专供贾母享用的“御田胭脂米”只有“二石”。“御田胭脂米”到底是怎样一种米?引起了不少红学研究者的好奇。
据史载,御田胭脂米起源于清代。大米颜色是红的,像胭脂的颜色,是清代康熙皇帝亲自发现和培育出来的,所以又称为“御稻种”或“御稻米”。康熙四十三年,御稻种分别在北京玉泉山和天津郊区试种。到康熙五十四年,御稻种逐渐向江西、浙江、安徽等地推广。当时,曹雪芹的父亲曹頫也积极地参与推广御稻种,《红楼梦》中提到的“御田胭脂米”和“红稻米粥”,很可能指的就是康熙推广的御稻种。
后来,随着康熙之死和曹家被抄,御稻种在南方渐渐消失。
上文提到的宁波大学那位红学研究者根据多年研究,猜测御田胭脂米的种子部分曾流入宁海,从清代到民国时期,在桑洲、深甽、王爱、双峰等山区都有种植。
总产量估计还不足5000公斤
接到线索后,童相兵一开始也不确定能否找到。“后来经过努力,我们终于在桑洲一个叫长田头的地方发现了有三四户农民种植。”童相兵表示,该地方交通不便,山高水冷。据这几户农民讲,他们的种子是一代一代保存下来的,听说是清代就开始种了,现在还在种植主要也是供家人吃。其特点是水稻秆子较高、较细,不需施很多肥料,如果肥料一多就要引起倒伏;这种米种也不抗倒,如遇大风、病虫害等易引起倒伏;一般产量较低,亩产只有250公斤左右。
事后,童相兵专门翻阅了《宁海县农作物品种志》,发现该县的红米确实是清代康熙以后就有种植,这与老百姓的说法一致。“现在大家都去种植产量高的杂交水稻了,红米品种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童相兵告诉记者,据他估计,目前宁海全县的红米总产量还不足5000公斤。
有关部门已启动保护措施
陆惠斌也到过现场考察。“现在市场上的红米新品种也有,但像宁海红米这样保存了几百年的传统品种十分稀有。”昨天,陆惠斌说,从种子资源保护的角度出发,此次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宁波市有关部门现已启动保护措施,从桑洲农民手中收购了几千公斤宁海红稻,以备下步育种和研发之用。
“我们还准备把宁海红米送到杭州检测,确认一下营养成分。”童相兵告诉记者,一般红米中的维生素B1、B2中的含量均比白米高出许多,尤其是红米中的硒、锌等矿物质是白米的两倍,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大米。在宁海当地,去年红米可卖到每公斤14元,今年估计要每公斤20元,一般被用于产妇炖粥滋补身体。
陆惠斌还向记者表示:“如今宁海红米找到了,借此机会,我们也希望能与提供线索的那位红学研究者取得联系,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另据浙江大学食品营养系教授、宁海籍博导杨肖娥介绍,她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工作期间,为了使人类能从每天吃进的大米里增加营养,比如硒、锌、磷、铁、铜,维生素A、B、C等微量元素,曾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这种好的水稻育种亲本。结果在全球这么多的水稻亲本中,发现中国的红米是最好的,所含的营养比较全面。
宁波晚报 记者 王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