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届义博会上都有新田炊具展位。
浙江在线10月26日讯
17年前,铁匠出身的王新田参加了首届义博会,从此届届不落到义博会坐坐,我才安心
63岁的王新田是义博会成长的见证人,17届义博会,他每届必到,今年也不例外。
“我们公司是1995年注册,算起来,和义博会同岁。”王新田说,“在我眼里,义博会就像个茁壮成长的孩子。”
和大多数义乌老板一样,身为义乌市新田炊具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王新田白手起家,走南闯北,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做产品,最终把企业做大,如今国内外几乎所有大型超市都能找到“新田炊具”,公司已成长为华东地区炊具行业的龙头企业。
但王新田每年都会来义博会的展位前坐坐,“这样我才安心”。
1995年,他买了第一台机器,参加了首届义博会
王新田,义乌佛堂人,16岁开始跟着村里的师傅学打铁。1983年,镇里的社办厂改制,技术出身的铁匠王新田第一个吃螃蟹,分期3年付1200元承包了社办厂。
从此,王新田开始了“货郎”生活,走南闯北,“全中国几乎都跑遍了,”王新田说,“当时只有六七个人,打锅都是手工的,产量很低,我们必须拿着样品去各地推销。”
这是最艰难的一段日子,挨饿受冻是难免的,“在外面也时常得到陌生人帮助,别人递碗水给我喝,现在都记得。”当时,王新田不仅是一厂之主,还是一家之主,三个孩子的父亲,“孩子们小时候,我都在外面跑。”
王新田还清楚记得,第一届义博会是在老篁园市场的通道里举行,有348个展位,不到200家企业参加。
“展位只有1.5个平方米左右,总的档次上看,更像是一个农村的交流会。”王新田说,虽说地方小,但来逛的人不少,虽然只有一个品种的锅,但卖得很好。
那一年,对他而言最有意义的是,把作坊注册为义乌市炊具制造有限公司,还从东北买来了第一台机器,终于从手工时代跨入了机械时代,他们的年产值达到了500万元左右。
第六届义博会,他接到了沃尔玛的订单
从2000年第六届小商品博览会开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新增为义博会主办单位,从此,义博会上有了外国客商来采购。
正是这届展会上,王新田有了意外收获,正式开始和国际大超市合作。
“当时来了个外国客商,有翻译陪同,说自己是沃尔玛的,现在在中国开连锁店,在深圳已经开了三家,争取在国内开500家。”王新田认真地向他们介绍锅,用了各种手势比划,虽然交流不顺畅,但过硬的产品质量为他赢得了第一张2000多万元的合同。
2002年,在义乌市政府的组织下,“新田炊具”和其他10多个厂家一起去法国展览,他的锅获得了银奖,这成了之后接外商订单的敲门砖。
后来,麦德龙、欧尚、家乐福、易初莲花等大型超市都陆续有了“新田炊具”,王新田也改变了以零卖为主的经营形式,改以接单为主。
2003年,王新田在北苑买了块地,开始建设属于自己的炊具王国。
如今不用愁订单了,但老王仍习惯在义博会上吆喝
国外大型连锁超市陆续进驻,为王新田带来了外贸生意,外国采购商、采购团逐渐增多,让新田炊具的外贸生意蒸蒸日上。
王新田的妻子形容他是个“保守派”,“别人都去买地投资,但他却埋头做产品。”
他自己则说,“别人投资房地产、虚拟经济,我都不眼红,我就是喜欢锅,让每家每户都用新田的锅。”
这种实在为他赢得业务上的稳定增长,每5年,公司的年产值都会翻一翻,2005年已达2000多万元。
也就是这年,公司整体搬入近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新厂房,又购置了几台新机器,企业全部实现机械化操作,现在他又在建造8层高的厂房。
此外,王新田已拥有15个专利产品,“有了专利,别人就喜欢找你买。”他拿出一款最常见的炒锅,看上去很平常,“这锅我手打的时候就开始卖了,现在还在热销,酒店的大厨就找这锅,20多年来,我改良了很多细节,用了特殊的材料,是生命力最强的锅。”
因为投入研发,产品有了专利,王新田在贸易中也掌握了主动权,“现在一般都是我们直接定价,经济形势不好,但我们从不接赊账的客户。”
现在,欧美客商都直接找上门来,他不用再愁订单了,更不用拿着样品全国跑。
不过,王新田并不摆谱,今年义博会上,他还是亲自在那吆喝,一会儿就搞定了一个法国客商,手舞足蹈介绍的热情一点不输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