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7日讯
“我是贵州人,在舟山打工,后来在工地摔伤了,但是老板现在不肯付医药费。”10月26日,外来务工人员张邦强致电本报民情热线投诉。不过,记者经过一番调查后发现,原来是一场误会。
39岁的张邦强是贵州铜仁人,今年3月底,他经人介绍在新城一家建筑工地上干起了安装空调通风管的活。
5月21日上午,张邦强站在四米多高的脚手架上施工,突然感到脚下一阵晃动,原来底下一位工友不慎拉动了脚手架。随即,他一个趔趄,面朝黄土摔到了地上不起。随后,他被赶来的工友送到了定海一家医院救治。
张邦强说,摔下来时,他下意识地伸出双手撑了一下地面,结果右手手腕摔成了骨折。他卷起了袖子,记者看到,他的右手手腕处有一道四厘米左右的刀疤。“这是手术后留下的,当时骨头前后都错位了。”
当记者问到医疗费花了多少钱时,张邦强表示,已经花了3万余元,“这些钱公司已经付了。”
公司已经付了医疗费,他为什么还要投诉?
原来,7月份,张邦强基本康复后出院,当时他所在的建筑公司全额为他付清了3万余元的医药费。不过,8月份,张邦强去医院复查后,医生发现他的右手手腕并未完全康复,建议他继续住院做康复治疗。于是,9月24日,张邦强再次住院,截至10月22日,医药费又花了3712元。
张邦强说,10月21日,公司给了他1500元,还差两千多元,所以这几天他就向公司催着要,但是公司一直没给。“他们让我先垫付着,到时拿单子去报销。”张邦强有些担心地说,“这几天医院一直在催我,说再不交钱就停药了。到时候停停治治,我的手不知道何时才能治好。”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了该建筑公司项目部一名张姓经理。“我们3万块都给了,不会少他这点钱的。”张经理称,近日公司财务处正在结算,所以张邦强的医药费只是暂时缓一缓,“这个事我们本来就会处理好的。公司同意他继续治疗,以后还会带他去劳动局评个伤残,该赔的钱都会赔给他的。”
几小时后,张经理给记者打来电话说,公司第二天就会将钱汇给张邦强。当记者把这一消息转告给张邦强时,他不好意思地说:“看来我遇到了一个好公司,先前误会他们了。”
来源:舟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