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
“嘀嘀”、“嘀嘀”……10月30日上午,正在茂密山林间巡山护林的遂昌县云峰镇同心村村民华启松,突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短信提示音。掏出手机一看,原来他的信用社账户里刚刚收到了一笔35865元的“巨款”。
“哈哈,保护好自家的这片山林,‘森林银行’又给我发‘红利’了。”对“巨款”来源一清二楚的华启松,不禁由衷地笑了起来。
华启松账户里收到的钱,正是遂昌县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刚刚发放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华启松一家共有2391亩山林被列入省级生态公益林,根据政策规定,今年每亩可享受15元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中心主任龚笑飞介绍说。
华启松告诉记者:“以前砍木头加上打工,全家一年也就两万元左右的收入,还比不上现在不砍一棵树享受的生态回报。”在同心村,每年能领到“生态红利”的不止华启松一户。据云峰镇林业站统计,同心村目前共有省级生态公益林50638亩,240户林农今年总共可领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75.96万元。其中,补偿金金额在万元以上的有13户。
“前面山,后面山,靠山要吃山。砍棵木头卖些钱,用来养养家……”52岁的张关林念着以前村民口中流传的“山字经”,乐呵呵地说道,“以前我们是砍树求利,树越砍越少;现在却是护林享利,林越变越绿。大家如今都满心欢喜地建设‘森林银行’,山林资源保护得越好,我们的家底就越加殷实。”
“山也青,水也清,村里好风光。栽苗养鱼创新业,日子过得香……”而今,一首新“山字经”开始在同心村村民之间传诵。转变了主业的农民,依托着村中良好的生态,走出了一条条发展新路。
在村旁清澈的溪水边,村民陈根庭等成立清河水产专业合作社,开始养殖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珍贵鱼种中华鲟,许多酒店慕名而来。合作社还计划开发由鲟鱼卵制成的珍贵食材鱼子酱,预计每公斤售价超万元。田间地里,上百亩香榧基地已经建成,一些村民还发展起了大棚花卉。生态休闲农庄、“林家铺子”等农家乐、林家乐在同心村也相继开张……
同心村党支部书记陈根林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全村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建起了新房。
短评:生态出效益
同心村的村民过去做梦也想不到,不砍一棵树也能年年有回报。但现在,他们实实在在地明白了,生态就是效益。
近年来,遂昌县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已经位居全省第一。这一举措,不仅有力推进了浙西南生态屏障建设,为全省保护良好生态作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帮助农民逐步转变生产方式,从靠山吃山到护林创业,走出了一条依托生态产业发家致富的山区绿色发展新路。
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大多农民生活在山区。如何更好地建设“山上浙江”,发展山区经济,探索丽水的新山区发展之路,遂昌经验值得各地参考和借鉴。
来源:丽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