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0月31日电(记者 冯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浙江省是国内较早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上日程的省区之一,经过多年实践,目前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成型,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
早规划,大投入
早在199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2005年,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其中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阵地工程就是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设立的文化建设工程。
2007年,新一届浙江省委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8年,浙江省委召开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兴起文化大省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工作,制定了《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提出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文化精品、文化研究等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发展体系等“三大体系”。
为把这些规划落到实处,浙江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不断提升文化自觉意义,逐渐加大文化投入,强化政策保障,为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十一五”以来,全省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增长,2007年,全省各级文化的投入总额(不含基本建设投入)突破20亿元,2008年超过26亿元,2009年近32.3亿元,2010年已达37.25亿元。浙江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8年位居全国首位。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地投入,目前覆盖全省的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已经初步建成。浙江11个设区市90个县(区市)共建成县级以上文化广场、文化中心近300个。西湖文化广场、浙江美术馆、浙江科技馆、浙江博物馆新馆、杭州大剧院、宁波大剧院、温州大剧院、湖州大剧院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现代化大型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构建了公共文化设施的主体框架。
在建设文化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浙江还注重全民共享。浙江在全国率先开通网络图书馆,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嘉兴、杭州等地率先推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推进公共图书馆系统“一卡通”工程。
2004年,以浙江省博物馆为试点,浙江率先在全国试行国办博物馆面向社会常年免费开放。馆长陈浩回忆说,这一年全年总参观人数达到105.6万次,是免费开放前人流量的5倍,也引起了全国博物馆界的大讨论,有人认为免费开放让博物馆变成了农贸市场,有人担心公民素质还需要提升的情况下,免费开放是否会损害展品。
对此,陈浩认为:“在免费开放这件事上,我们知道什么是大方向,什么是必须坚持的,什么又是暂时的、局部的,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服务设施不够可以增加,管理不到位可以逐渐改进,公众的素质可以逐步提高,就是不能走回头路,重新设立门槛。”
陈浩的想法代表了当时浙江文博界的主流想法。目前全省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92家,已经实现了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开放。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说,政府、博物馆与市民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向博物馆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并无偿提供给公众,使公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重基层,强供给
农村文化建设是浙江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目的是大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均等化,促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仅省财政每年通过转移支付用于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的投入就已经从“十五”期间的1500万元大幅增至目前的1.58亿元。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浙江以县县建成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建成综合性文化站、85%的行政村建成文化活动场所为目标,开展了“浙江文化先进县”“浙江东海文化明珠”“浙江省文化示范村”“浙江省文化示范社区”等评选活动,通过新建、改建、扩建、联建等方式,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步伐。
目前,浙江县级图书馆、县级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村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85%。其中县文化馆和图书馆的平均建筑面积近2600和3900平方米。全省已经有150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率为103.22%,平均面积近1300平方米,总藏书量1440多万册,年文化活动总经费2.875亿元。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覆盖率为103.22%。浙江宣传文化部门还与组织部门合作,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联合共建服务站点4万余个,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全覆盖,其中乡镇覆盖率达100%,村覆盖率达98.5%。
在建设基层文化的工作中,浙江还注重发挥传统的乡风民俗的积极作用。安吉县2008年启动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36座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民间艺术展示馆把18886平方公里的县域打造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博物馆”。这些展示馆“一村一品”,立足于当地的自然和文化遗存,而非千人一面。
报福镇上张村山民文化陈列馆是全县第一个建成的村级文化展览馆。普通的游客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农耕用具、生活用具、文化用品、民间工艺品及反映民俗、民风的大量传统的、原始、古朴的实物,还可亲自体验,并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不仅解决了附近部分村民的就业,前来参观、体验的游客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农家乐、商铺的发展壮大。2010年共接待各级领导、游客等5000多人次。
加强公共文化供给,才能真正发挥文化硬件设施的作用。浙江省多年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持续组织大规模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将它作为省政府多年的“为民服务十件实事”之一,为全省所有欠发达县(市、区)和部分中等发达地区配送了48辆流动舞台表演车和48辆多功能图书流动车。
“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送9.1万场演出、110万场电影和1015万册到农村。2005年7月,浙江省文艺系统成立了“钱江浪花”艺术团,组织省级专业院团的优秀演员和优秀剧目,开展常年深入农村基层的免费演出,年均演出场次超200场,目前已经形成了服务农村的文化品牌,深受农民欢迎,还得到中宣部和文化部的表彰。
为了填补农村文化服务的空白点和薄弱点,浙江还大力实施“文化低保工程”。省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的困难群众文化活动经费,重点加强对全省低收入集中村、农村贫困人员、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
抓队伍,育人才
浙江城市化水平高,这为政府向农村配送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城乡文化创造了物质条件。但是要真正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必须建设土生土长、扎得住演得来的基层文化队伍。
为此,从2008年起,在“送文化”以外,浙江又启动了“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针对农村文体队伍现状和农民文体需求实际,因地制宜、分层分类对农村文体骨干进行培训辅导。它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农民成为文化的“主角”,而非简单的“送戏下乡”的观众,不但要让农民成为文化产品的享受者,也要成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通过自我创造,自我展示,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根据要求,各地不但要对舞蹈、音乐、戏剧、曲艺、器乐、书法、美术、摄影等大众文化项目开展培训辅导,而且也要结合地方特色,开展舞龙、灯谜、剪纸、皮影、陶艺、木偶等农村传统民间民俗文体项目的培训辅导。每年浙江各乡镇要举办一次较大规模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文艺会演,同时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开展的县级以上和乡镇级以上大型文化活动分别要超过一百场和一千场。
据统计,“十一五”全省省、市、县三级文化部门累计培训基层文化干部、业余文艺骨干、村级文化管理员超过11万人次。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保障各级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全省乡村(社区)共有文化活动团队26652支,2010年度开展活动585585场次。
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上南庄吹打乐队的成员都是“泥腿子”出身。最初他们会把简谱的“哆来咪”念作阿拉伯数字“123”。如今,这批泥工、木工、老板、庄稼汉已经可以演奏60多首曲子,连续吹上4个小时,每月要演出36场。50名队员里还有8对夫妻、2对姊妹和2对父子。在乐队,他们既是血脉相连的亲人,更是和谐相处的队员。
为了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浙江一些县(市)还探索出“文化特派员”的做法。海盐县2010年3月在全省首创文化工作员下派制度,由县文化部门招聘有人事编制有财政经费的文化下派员到各乡镇街道工作。县文化局局长王祖利说:“事在人为,要有专业人才队伍去提升、巩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今年我们每个镇、街道都要有文化下派员。”
“我做了30多年农村文化工作,现在创新要靠小青年啦。”海盐县百步镇文化站站长沈明生高兴地说,过去他这个站长几乎是“光杆司令”,现在有了县里下派的文化员吴晓青,文艺方面的群众力量一下子就充实了。
吴晓青今年26岁,之前在杭州的一家民营歌舞团工作,今年3月,她回到海盐通过考试,当上了一名文化下派员。不到一年时间,她就组织了两支舞蹈队,还到嘉兴市进行了巡演。“其实农村文艺爱好者很多,我们的责任就是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