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4日讯
一则网络传言,因为绿城董事长宋卫平亲自撰文回应,迅速发酵成舆论热点。“从前天一早上班起我们就在追查这则谣言的源头,现在基本锁定了范围。”绿城集团执行总经理傅林江告诉记者。
相关:杭州绿城再陷“破产”流言 宋卫平凌晨发文回应
谣言风起,止于何处?绿城,这家浙江最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产品质全国做得好的企业,为何总是很容易,很不幸地成为谣言的靶心?
为什么积极乐观的绿城总被外界视为危机四伏
如果说,宋卫平的回应让人意外,那么他在“千字文”中的感慨就在人意料之中了。
“老板是个文化人,一说话就抒怀,平时开会也这样。”一位绿城员工在看完信之后,贴了一张“宋老板”年轻时的照片,调侃他也曾经是“房地产行业河流里,稚嫩而可爱的小虾米”。
与外界眼中的所见不同,现阶段的绿城在他们看来依然“运作正常”、“团结乐观”、“积极向上”。
为什么会有内、外两个绿城,一个积极乐观,一个似乎总是危机四伏?
绿城是一家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的企业:它的产品精雕细琢,无论业界还是业主都很有口碑;它的资金链问题又备受诟病,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成众矢之的;它的投入不计成本,利润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价格却居高不下……这一切让人对绿城抱有复杂的情绪。
“真诚、善意、精致、完美”这是绿城的企业文化,老宋的完美主义、理想主义很大程度上激励了他的员工,人人都知道在绿城的工作压力不是一般的大,但仍趋之如鹜。
自绿城上市以来,其高负债率一下被放大在媒体面前。事实上,很少有房地产企业是没有运用高财务杠杆的,只是,绿城的数据一直非常显眼,其去年底的负债率水平在上市房企中数一数二,这也是人们怀疑它的最大原因。但关键是,这真的是绿城真实的资产和财务状况吗?
为什么财务报表总成导火索
每次,导火索都是同一个,梳理绿城自2006年7月香港上市以来的各类新闻,那些对绿城财务状况的质疑,除了捕风捉影的传言,最有力、最让人信服的证据无一例外均引自绿城中国的半年报、年报。
2007年4月,绿城中国发布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称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同比增加152%,纯利15.03亿元,同比增长141%。称其是,公司“有纪录以来最高水平”的销售额和纯利表现。
在之后的新闻报道中,绿城中国2006、2007年的年报是极少被提及的,因为2007年亦是楼市行情大好的一年,所有的问题,在那时都不是问题。
问题来了,是在2008年。绿城中国2008年年报显示,其负债率达到140%,公司只拥有17.18亿元的现金,却有161.18亿元的贷款。并且股东应占溢利仅5.40亿元,较2007年同期的9.23亿元倒退41.49%。
2008年年报让绿城的高负债首次引起业界强烈关注,而之后2009年年初的“清算危机”,则让绿城的“资金状况”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接连两轮宏观调控,但凡市场稍有起伏,绿城的资金状况就被拿出来说事儿,“经久不衰”,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绿城集团行政总裁寿柏年的电话,每到那时就成“热线”。
但,绿城中国的财务报表到底能不能完全反映绿城集团的资金状况、生存现状?其实,一年前,宋卫平就已经对绿城中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架构调整,不仅成立了代建公司,也将营销、精装修等部门分别成立了专门的公司。这些公司财务独立核算,以分担风险。
在一次采访中寿柏年曾经坦诚,这些独立核算的企业,首先是保证自己的现金供应,如果有现金盈余,那么绿城中国可以直接拿来用。除此之外,绿城旗下还有绿城医院、绿城物业、绿城教育等资产,但这些并不在绿城中国的财务报表中。
财务报表就像一张“相亲照片”,照片里的形象也许与本人完全相符,也许略有出入,但无论是否真实,它并不能反映人的全部,比如性格、爱好、责任心、审美观等等。
绿城真的没有改变高负债经营模式吗
客观地说,这几年,绿城受到的质疑是比较多的,高负债率是一个,产品固步自封也是一个,更有业内人士毫不客气地批评绿城,“这样下去还能走多久?”
其实,今天的绿城与2008年前的绿城已然不同。
在外界看来,绿城是从2009年初的“清算危机”之后,才开始反思它的经营模式的。的确,那次劫后余生让包括宋卫平在内的整个绿城领导层有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一次自我检讨,甚至在内部会议上,宋曾不止一次眼眶泛红,语带哽咽,但反思,其实从2008年就开始了。
比如绿城最擅长的“合作开发”。2009年绿城的销售总额为513亿元,仅次于万科排名全国第二,而在这513亿元中,归属于绿城集团的权益金额为345亿元。也就是说,合作项目在绿城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已占到大部分,而这些项目基本都是在2007~2008年定下的。2010年整个市场形势不如2009年,但当年绿城542亿元的销售金额中归属于绿城权益为342亿元,合作项目在整个大盘中的比重并没有下降。
比如绿城的代建业务。从“合作开发”中尝到甜头,绿城筹划了一年多,才决定成立绿城房产建设管理公司,主营代建业务,从2010年9月成立至今旗下已有超过60个项目,可售量超过2000亿元。这是绿城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虽然不能立刻为绿城中国输送血液,但却让其“御寒能力”有了提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绿城从一家区域房企成长为一家全国性企业,并跻身行业前十,花了17年。17年,它的优点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它的缺点也会一点一点暴露,楼市的黄金岁月让它成长得更迅速,就如同宏观调控也只是让它的缺点更快的暴露,并要求它在更短的时间内补上这块“短板”。
绿城是一家优秀的企业,亦有着自己的理想,若按照,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得出的概率,它有将近1%的机会,成长为一家伟大的企业。
同样,大部分企业没有成为伟大的企业主要是因为它们相对比较优秀——这正是它们的主要问题,与行业无关,亦与企业性质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