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这些天,经过祥符街道新文社区街区,你一定能一眼看见那幢刚刚结顶的五层楼建筑。若是你多问上一声,当地的居民们都会乐呵呵地告诉你:“这是我们社区的综合楼,明年三四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后,我们也能像城市社区的人一样,享受上‘一站式’的社区服务了。”
近年来,随着拱墅区北部新城的崛起,大规模拆迁改造的推进,该区城郊的40个村实施了撤村建居。如何让这些社区真正实现转型,解决好新居民办户口、保洁、保序、保平安,以及居民活动场地等一系列让原先“村官”们都头疼的问题,今年初,拱墅区民政局正式启动了“南北社区结对活动”,以祥符街道与米市巷街道为试点,让撤村建居社区与城市社区“一对一”结对,通过“人员互派、规范共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项目联合、优势互补”等定性定量的互动联帮机制,围绕撤村建居社区的理念、机构设置、财政和资产配置、管理和服务方式上进行互动式互帮结对。
新文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只是南北结对的有形成果之一。
互派干部,是城市社区“输送”先进工作机制最迅速的“媒介”。陈敏,原先在米市巷街道的夹城巷社区、米市社区当过社区书记,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不过,她现在的身份则是孔家埭社区党委副书记。最近每天上班,陈敏都要到辖区的长青嘉苑小区挨家挨户串串门。长青嘉苑小区既有经济适用房,又有以大学生为主的公共租赁房,人口将不断涌入。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陈敏计划将小区按楼道分为10个小组,同时组建老年人协会、大学生联谊会,逐步将社区管理和服务覆盖到这些新入住的居民当中。她笑着说:“其实就是把城市社区的网络化管理引进来,这样来再多的居民照样能做到家底清、服务优。”
在拱墅区的南北社区结对中,每一组对子在互访后,都要签订一份工作目标责任书,且每一份都会因社区的实际而各有不同。如在大塘巷社区与孔家埭社区的工作目标责任书中,列入了文化对接的内容。“一个社区有活动才会有生命力,社区的许多工作也要通过活动的宣传才更容易被居民接受。”大塘巷社区书记梁旭珍把自己的经验与结对帮扶结合起来,于今年9月组织了一场“携手奋进,共谱和谐”纳凉晚会送到了孔家埭社区,15支社区文化团队的精彩表演,让当地居民目不暇接。接下来,这些团队将迅速承担起为孔家埭社区培养文体骨干的任务。
南北社区结对,也让祥符街道7个撤村建居社区的“当家人”更明晰了自己的工作方向。新文社区书记姚巍告诉记者:“从村集体经济中拨出款项来建社区公共服务站,就是因为我们意识到如今社区工作的重点和职能,必须从过去‘农+居’模式向‘居+农’模式转变,将服务和管理的半径向新入住的居民、生活在社区里的流动人口延伸。”据悉,今年新文社区还相继投入25万余元建设文体广场;为打造15分钟服务圈,出资30余万元建设医疗服务站、警务室;出资30余万元用于老年活动室。同样,在孔家埭社区新落成的50亩的生态休闲公园,更成为居民们健身的最爱。
另据拱墅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该区将进一步在全区范围内推“南北社区结对”工作,并努力在三年内完成撤村社区实质意义上的转型,让这些新生社区成为城北品质生活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