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7日讯
从2005年的10家农机合作社到今年的259家,宁波市的农机化服务组织经历了跨越式发展,今年已提前3年实现产粮乡镇(街道)全覆盖。农机化服务如何从“遍地开花”转向优质服务?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上获悉,我市将加快培育区域性农机服务组织,到2015年,建立20家“一化三中心”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并建成100家服务面积3000亩以上的规范化农机合作社。
“一化三中心”是指集规范化服务、技术推广和培训中心、服务和维修中心、烘干和加工中心于一体的区域性农机“一站式”服务中心。它将主导区域内农机化生产作业和农业综合生产服务,率先试用各类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并带动周边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目前我市已有不少单项区域性服务组织,如33个烘干中心、52个工厂化育秧中心等,如果能把这些服务资源整合起来,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市农机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宁波市的区域性农机化综合服务中心创建工作于今年展开,截至目前,已有鄞州“创宁”和余姚“田螺山”两家合作社创建成功,另有10家正在组建中。到2015年,全市将建立20家以上具有“一化三中心”的服务中心,区域内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85%,特色主导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0%。
宁波日报 记者 余方觉 通讯员 范蓉 邵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