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7日讯
在丽水人才交流中心展区,有一组《宁波人家》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许多参展者也来驻足细细品味。这个展览的作者叫王晓涓,是一位在丽水长大的独立摄影师。
拍摄了100户宁波人家
王晓涓,2009年初开始拍摄题为《宁波人家》的专题。该专题以家庭为场景,拍摄了生活在宁波这座城市不同国籍、民族、职业、经历、宗教信仰的人们,试图以这些家庭为样本,表现宁波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中国的家庭形态变得多样而复杂。在《宁波人家》这个作品中,传统的核心大家庭不多了,随之出现的是小型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单身家庭、临时家庭甚至同性恋家庭,与之相匹配的是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也多样而复杂,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方式和内容也和以往大不相同。作者希望通过作品表现出时代的变迁以及特质,定格宁波城市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表情瞬间。
王晓涓的经历很丰富,住过北京、杭州、丽水、宁波,在企业、机关、高校工作过,还开过公司。在瓯江游泳、在白云山上赏秋叶……丽水大地陪她走过青春时代,家庭相册中,留下许许多多关于丽水的记忆,也让她对拍一些风光山水情有独钟。
用相机让生命更大化
在经历了一次家庭大变故之后,她对自己的人生重新进行了审势。
几年前,她的先生在执行电视航拍任务时飞机因故障从高空坠落,机上4人牺牲,她的先生摔成重伤但终于幸存下来。突如其来的灾难让王晓涓猝不及防,出事一个月以后,她的父亲又病重住院,当时他们的女儿正在紧张地准备着高考……次年,他的爱人经过多次手术后,带着已成为身体组成部分的数块钢板回到工作岗位,他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她,女儿踏上了去北方读书的列车。
生活继续前行……海面似乎已无波澜,但海的深处波浪滔天。
这一段炼狱般的日子让王晓涓陷入极大的恐慌,如同内心被刨出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生命其实很脆弱,你无法预知宝贵的生命何时会继续前行……
几年的时间,她找到了抵制恐慌、填补心灵空洞的办法,她拿起了照相机。她要做她喜欢做,也值得做的事情,尽量让生命的使用最大化。
她要用手中的相机“写”一本书,一本关于宁波人家的故事。在她的家庭像一条躲过风浪的小船重新起航后,她极有愿望看一看其他家庭的生活——他们的家里发生过什么?经历过什么?
他们有什么快乐和悲伤?
“我想做一件更有意义的事,要表现活在当下的人,物质的人和精神的人,我要用照片展示不同家庭背后的故事,这也是我生命的一个延续!”三年前,王晓涓将手中的工作停了下来,专心致志拍摄宁波人家。三年的时间,她访问了200多户家庭。每当王晓涓握着相机摁下快门时,她的内心很是踏实。
她寻找人物的标准是什么?她说,一是人物有特点,二是家有特点,三是故事有特点。三点有一个对上就好,三点都对上就更好了。但她说,有时平淡的人物也很打动人。
想出版《宁波人家》
“我计划出一本书叫《宁波人家》。”王晓涓说,现在拍摄已经完成,进入后期制作阶段,近期就会出版。
她的拍摄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面对陌生人的拍摄,很多人有戒心。所以有时候,她不仅拍得很尴尬,也拍得很费劲。
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一对盲人夫妻,两个人虽然生活在黑暗中,但到天黑的时候,还是把灯打开,她给这张照片取名:天黑的时候我们开灯。
王晓涓说,有时候,好几天都走不出别人的故事,一向睡眠好的她会为此失眠。
她想,随着时光的流逝,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有一天,有人再拿出这本书,可以找到这个城市很多的痕迹,让人陷入深深的回忆,那一刻,会很美好。
“这是我第一次展览,第一次就在这么高规格的摄影赛事中展出,真的很兴奋。”王晓涓说,此次赴丽水参加展览,带来了精心挑选的26幅作品。
王晓涓说,此次来丽水参展,借助丽水国际摄影展览的平台,向国内外摄影家推介、推广,主要是把自己的思想传得更远,并从丽水国际展览中吸收新鲜血液,进一步把《宁波人家》这个专题做深做透。
王晓涓说,现在国内知名摄影评论家、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顾铮已经同意给书作序。
来源:处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