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8日讯
到2015年,争取全社会科技投入达到110亿元以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00亿元以上;全市年专利授权量达到2万件左右……日前发布的《温州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列出了温州“十二五”科技发展的八项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将把温州建设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的副中心之一,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将瞄准全省先进行列。
根据这八项目标,到2015年,温州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将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15%以上,全市年专利授权量达到2万件左右,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3000件和1000件左右;科技创新体系将日趋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级各类科技平台达到80家,并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6个;社会科技投入将显著提高,全社会科技投入争取达到11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左右。同时,在这五年中,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将加快发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00亿元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5%左右;全市科技人才队伍也将持续壮大,引进与培育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0万人左右。此外,产学研合作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也都将进一步增强。
实现这些目标,重点科技发展领域的转型升级是一大关键。《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温州将在激光与光电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电气生产技术等优势特色产业技术,以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公益性技术等重点科技领域和关键共性技术上,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破解转型升级的科技重点、难点。
一同写入《规划》的,还有一系列保障措施,它们将在法规政策、资金保障、服务人才等方方面面为温州“十二五”期间实现科技发展的各项目标,打造省级科技强市提供有力支撑。如,鼓励生产要素由低小散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最低价前提下,可适当降低工业用地的出让价格;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特级专家等新入选或引进到温州工作的符合温州人才引进相关政策规定的高层次人才,分别给予专项人才奖励;对温州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并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技创新团队,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奖励、补助等。(温州日报 记者 姜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