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上游的拦污坝和排污隧道不能排尽所有污水
浙江在线11月08日讯
泽雅素有“纸山”美称,其古法造纸技艺被称作“活化石”,去年被列入国家“指南针”计划项目。泽雅水库是温州“大水缸”之一,温州市区水源两成来自泽雅水库。
近日,市民王先生致电晚报新闻热线称,“大水缸”存有污染隐患,而污染源来自水库上游的传统造纸作坊,众多的原始造纸腌塘排出的废水流入溪中,进而进入“大水缸”中。
造纸污水流向“大水缸”
王先生酷爱自驾游,前不久他带外地朋友专程开车去泽雅看古法造纸。
沿水库西岸支流而上,一路可以看见村民沿溪而建的造纸作坊。令王先生感到奇怪的是,溪水越往上越浑浊,“类似淘米水”。到了位于唐宅、横垟村的上游,王先生找到了溪水浑浊的原因——原来是这里众多的造纸作坊造成了溪水的污染。
造纸坊的腐化池建在溪旁、路边,浸泡着毛竹的腌塘水呈现出古怪的红色或黄色,几个腌塘石槽里流出的一股股黄色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溪流。“水库上游怎么还能建造纸作坊,这不是影响你们吃水吗?”王先生的一位朋友感叹。
存有污染隐患的污染溪水到底怎么处理的?会不会影响“大水缸”的水质呢?近日,记者前往泽雅探访。
从泽雅水库管理站经分叉口向左,沿溪一路向上,造纸作坊越来越多,越来越集中。在横垟村,记者看到一处溪边竟有二三十个作坊连在一起,这些作坊的废水经过引渠直接排入溪流,直奔下游库区。
泽雅镇唐宅村的手工造纸作坊,是古代造纸术遗迹中的“活化石”,同时也是国家重点文物单位。记者看到,浸泡毛竹片的腌塘就位于溪边,每到取材时,村民就会排干腌塘水,刺鼻的黄色污水沿着水渠一路直奔溪流,整条小溪浑浊不堪,已成“黄溪”。
拦污坝及隧道未能排尽污水
记者了解到,泽雅古法造纸污染问题由来已久,政府部门曾予以严格控制。为了保护水源,有关部门还规定,泽雅水库上游原有传统造纸限量生产,机械造纸也已被瓯海环保部门严令禁止。即便如此,库区上游的古法造纸产业仍“欣欣向荣”。
一村民无奈地告诉记者,这种造纸工艺的确对水质存在污染,但这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
一边是列入国家“指南针”计划的造纸技艺,另一边是市民吃水的“大水缸”。如何解决库区存在的污染隐患,又不影响“活化石”的传承和村民利益,有关部门也颇为头疼。
泽雅水库管理站副主任麻青松告诉记者,为了拦截西岸上游存有污染的溪水,温州曾在库区上游修建一座拦污坝,并在附近山体中挖了一条排污隧道,以集中收集上游污水,通过隧道排出而不进入水库蓄水区中。但遗憾的是,排污隧道未能排出所有污水。
记者在拦污坝看到,仍有少量污水漫过大坝,直奔下游。而记者在溪流与水库汇合口看到,该处的水体明显比库区深处偏黄,库区的石壁上有黄色沉淀物。
污水今年曾影响“大水缸”水质
古法造纸形成的污染水源流入库区,对水质到底是否有影响?自来水公司最有发言权。
梧田自来水厂唯一水源地是泽雅水库。据该厂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该厂曾因水质无法处理,造成大量用户投诉。“当时是枯水期,排污隧道因堵塞造成废水溢流,加上因泽雅水位较低,流入的废水严重影响水源水质,梧田数万用户用水受影响。”
市自来水公司有关负责人也证实,当时该公司检测到的大坝取水口pH值、氨氮、高锰酸钾指数等指标均严重超出国家水源水质标准,该公司立即停止取用泽雅水源而改用珊溪水源。该负责人表示,拦污坝高度不足,拦截能力有限,同时排污管内径偏小,排水量远远低于支流进水量,是造成废水不能正常排出的主要原因,从而对水库水质存有污染隐患。
“泽雅造纸的确一定程度存在污染,但市民喝到的‘泽雅水’是完全达标的。”该负责人介绍,尽管存有隐患,但平常泽雅这个“大水缸”的水经水厂处理后,完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市民不必因此有顾忌。但负责人也透露,泽雅造纸污水富含养分,特别是枯水期,污水进入库区容易造成水质污染,西岸支流污染隐患亟待消除,必须防患于未然。
瓯海区环保局泽雅环保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解决造纸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除了“堵”之外,更重要的在于疏,要及早转移上游的造纸作坊。这样既保护了水源,又不使造纸“活化石”失传。该所将与有关方面积极磋商,以期尽快解决该污染隐患。 温州晚报 记者 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