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11月7日电(记者 余靖静)曾经大师辈出的中文学科,在当代却因社会世俗化、教育市场化、学术评估指标化的挤压,面临“边缘化”的困境。日前,在杭州召开的“中文学科建设:历史经验与全球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两岸多位高校中文系“掌门人”及学者共商中文“困局”“突围”之策。
与会学者认为,当下中文学科的困境之一为整个大环境的市场化及与之并生的对传统价值观的轻视。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李隆献教授说,整个世界的大环境以经济为中心,人文学科被忽视,传统研究愈为弱势。以他本人所从事的经学研究为例,2011年竟没有招收到一位博士。
困境之二是现行高校学术管理体制中普遍存在“理工科思维”。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吴秀明教授说,大陆近年来通过各种专项经费以及各地多层次的文化工程,给中文学科以相当力度的经费资助。但课题项目大多不能按时结题,之中的佳作也不多,原因之一是现行的学术评估指标化即“量化”问题,使得研究过程比研究成果更重要。在这种量化体制的影响下,研究者较难潜心学问。
浙江大学博导肖瑞峰教授说,“量化”的学术环境对“板凳甘坐十年冷”传统学术精神的腐蚀,在研究生培养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因不少高校对发表论文有明确规定,一些学生为尽快拿到学位,即便是论文不成熟,也要争取发表,到相关刊物编辑部“走动”、“通融”成为常事。
困境之三在于学科发展的话语执掌者,其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多讲求“实用”。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沈阳教授说,目前的学术体制中,一级学科的设置对学科发展有决定性意义。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最近正式发布的学科目录,不少学科“扩容”或“升级”,中国语言文学却仍“静止”在一个一级学科。过去两年中,大陆50多所高校的多位学者曾联名呼吁,在中文学科中多设两个一级学科,但最终未果。
“中文学科目前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殊历史拐点,”吴秀明说,在经济中心的时代,中文学科或难重现辉煌,但学科负责人、带头人以及想在专业领域有所作为的年轻学者,却应保持适度的距离和适当的超越,保持一份理性的态度,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说,教育的功能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包括启蒙人自身潜在的生命自觉,如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人如何来承担对这个世界的担当等。而在这样的人文教育中,中文学科起到最基础的作用。高校学科管理者应该思考,如何摆脱主导的“重理工、轻人文”思维,在收入、职业前景等方面做好保障,令研究者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