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细雨,挡不住海外学子兴冲冲的脚步。昨天在下沙举行的2011生物医药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论坛,吸引了100多名来自美、欧、日等地的海外留学人才。
2011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开幕以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海外人才关注的一个热点。两天来,开发区共签约项目意向书45个,签约人才46名,可谓成绩斐然。
48家留创企业落户下沙
“开发区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把海归精英作为战略资源,加以储备并发挥其作用。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更加注重招才引智,以良好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到开发区投资创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俞建国向海归精英发出热情邀请。经过10多年培育,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已汇集海外留学人才606名,创办企业48家。其中生物医药企业14家,与区内其他5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共同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美国科诺生物医药公司总裁、美中生物医学和制药协会会长方向明,去年就来下沙参加过生物医药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论坛。今年,她带来了一个投资项目。“将在下沙创办一个个体化新药再生和创新项目,已在这次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期间签约。”方向明告诉记者,现在是中国发展生物医药的最好时机。中国的医药市场规模已居全球第二,杭州经济开发区的投资环境、人才资源等,都很适合海外华人回来二次创业。
杭州普望生物技术公司是一家去年进驻的生物医药企业,掌门人林标扬已是开发区领军型留学人才。两年前,他开始在国内寻找地方投资,考察过苏州、厦门、天津等多个城市,最终把目标锁定在杭州下沙。他表示,下沙作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和配套资源,开发区还提出了生物医药产业的五年规划,让他觉得十分契合企业的发展。
软硬件配套有足够吸引力
在论坛之后举行的对接洽谈会上,开发区和企业求贤若渴,海外学子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大家或坐或站,交谈甚欢,气氛热烈。来自美国的滕嘉敏博士,拿着一套《肾脏体外生存产业化》的项目方案,与开发区招商部门深入交流。他说,“早上参观了开发区的产业园区、沿江大道等,下沙新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齐备的产业发展平台和人才政策,都是吸引海外人才纷至沓来的亮点。生物医药产业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开发区已制定完善了生物医药产业规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定位为:以高科技为支撑,以研发创新为驱动,以生物制药为重点,以医疗器械为特色,打造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根据规划,到2015年,生物医药总产值预计达到260亿元。同时,开发区以打造东部人才港为目标,积极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先后制定出台了留学人员创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博士后科研、人才住房等政策。每年设立3000万元人才专项基金,截至目前,已累计拨发各类人才资助资金4600万元。
“开发区生物科技孵化器2号楼即将建成,届时我们的基因载体研发平台将全新亮相。”杭州比昂生物医药技术公司总裁杨光华对进驻下沙的发展前景满怀信心。他的企业将致力于细胞治疗研发,初创运行一年来,已接到不少订单。杨光华说,下沙的浙江理工大学就有专业对口的研究生人才,他们准备再招兵买马,壮大研发团队。
海归创业“明星”受热捧
去年8月到下沙创办领业医药科技公司,一年来与国内15家单位达成合作项目30个,获得第二批在杭创业资助资金评比第一名。这家公司骄人的发展速度,让海外人才为之注目。在昨天的对接洽谈会上,领业医药的创立者盛晓霞被人团团围住,问这问那。谈及在下沙创业的感受,这位从美国归来的博士后说,“从一开始就感受到开发区的重视和周到的服务,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下沙。”
一批海外回国人才创业企业崭露头角,成为开发区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生力军。如专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和制造的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资深科学家吴选之教授为技术带头人,组建了一个由曾供职于美国太阳能研究机构的青年科学家加盟的研发团队,致力于研制拥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而成本低廉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以此带动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化。又如专业从事动物疫苗及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浙江易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高端科研人才的带动下,不仅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家农业部定点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生产企业,还因产值过亿元而被评为开发区“纳税贡献奖企业”。
在前两届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上,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9个项目落地开花,其中生物医药7个,电子信息1个,新材料1个。这些海归创业“明星”的示范效应,无疑让海归人才对下沙这片热土多了一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