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见证“六个加快”战略部署的进程,本报建立了“六个加快”战略基层联系点制度。根据我市“千名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要求,连日来,本报记者分赴海岛、码头,深入工地、车间,记录下了“六个加快”战略实施一年来的成果。今天起,本报推出来自“六个加快”战略基层联系点的报告。
来自“六个加快”战略基层联系点的报告(1)
龙门吊升降腾挪的宁波港码头,今年三次创造桥吊单机效率世界纪录。在全球著名船运公司马士基组织的集装箱船舶在泊效率评选中,宁波港持续名列第一。
波澜不惊的杭州湾海面上,宁波港联合集海船队的集装箱船只每天往来于宁波港与嘉兴港之间,将一个个内贸集装箱转向浙北内陆。
踏上中国第五个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土地,海洋经济的气息扑面而来:宁波钱塘有色矿产品交易中心、宁波中国石化产品交易市场等大宗商品平台拔地而起。
地处东部新城的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我省第一个航运交易所——东海航运交易所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在记者蹲点的宁波港集团、梅山保税港区和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我们侧耳倾听,宁波加快打造国际强港的鼓点声此起彼伏。
“十二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六个加快”的战略部署,其中“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居首位。
今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明确提出以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为核心,形成我国海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重点区域。
发展海洋经济的号角刚吹响,《宁波市加快打造国际强港行动纲要(2011-2015)》随即出台。行动纲要对宁波港口进行了新的战略定位:现代化国际深水枢纽港和大宗物资的集散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物流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
从交通运输港迈向贸易物流港,由世界大港向国际强港转变,“港口”这张最让宁波人自豪的名片,开始了嬗变之路。
倚海而立、因港繁荣的宁波,紧紧抓住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相继出台了《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象山海洋(海岛)综合开发试验区规划》等文件。今天,中国首个海洋经济投资类展会——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在甬拉开序幕。身处浙江海洋经济核心区的宁波,将借助海洋经济的新引擎,开启一个全新的蓝色新纪元。
过去三十年,宁波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以临港工业为主体的港口经济。如今,从第二代港口向第三代港口转型的宁波港,努力补上港口服务业这一“短板”。在宁波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接会上,沪甬两地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达100亿元的海洋产业基金、宁波港与上海港联合组建的国内首家航运保险法人机构等项目成功签约。
海洋服务业发展提速。今年8月,集大宗商品交易、结算、信息、物流和融资服务于一体的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挂牌成立,该交易所力争通过5年努力,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多商品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9月,浙江首家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宁波华商商品交易所上线运营,预计2012年交易额可超50亿元。
石化、造船等临港工业蓬勃发展。镇海炼化年产100万吨乙烯工程安全设施近日通过了国家安监局竣工验收,这个总投资230多亿元的大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增销售额200多亿元,并带动1000多亿元的下游石化产业。
来自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新消息显示,今年1月至9月,宁波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2亿吨,同比增长8.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08万标箱,增长13.1%,其中内贸集装箱突破百万标箱,同比增长25.4%,创历史新高。
国家级能源、原材料基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船舶制造出口基地……在海洋新兴产业的拉动下,宁波海洋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上半年海洋经济总产值达1614.4亿元,实现增加值431.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5.9%。
宁波将以首届中国海洽会为契机,扬帆起航,加快向国际强港跃升,加速迈向“深蓝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