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叫土豆文艺团?”、“感觉没那个味儿。”、“东北有个‘刘老根’,要不,咱团就叫‘草根’吧?”……
听说三门县高枧乡有个民间业余文艺团,成立3年来,累计义务演出300多场,方圆十里八乡的乡亲,有好多人看过他们组织的演出。11月3日,记者慕名来到高枧乡方下洋开发区中心花坛边上郑跃的香烟店里采访,一进门就碰到了团里几个负责人在开“圆桌会议”,商量给文艺团取名的事。
“再好好琢磨琢磨吧,咱得起个响亮点的名号儿。”低调的文艺团团长郑尚其说。
源自一个念头:生活好了,总得有些精神追求
“民间业余文化大舞台,这是当初成立时临时起的,我们想有个响亮的团名,但想了好久,都不怎么满意。”负责外联的副团长郑跃介绍,搞这样一个文艺团队,最初是他和郑尚其发起的。
高枧乡是三门的工业重镇,近年来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村镇面貌日新月异。老百姓腰包鼓起来了,但是,伴随着他们的是打麻将、赌博等单调庸俗的业余生活。
郑尚其、郑跃他们都是当地的小老板,经营生意之余,也常在一起玩麻将什么的。“我琢磨着,生活好了,总得有些精神追求。”郑跃说,“有句话叫独乐乐什么来着。”“独乐乐不如不如众乐乐。”记者插了一句。“对,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就在想,能不能搞个什么文艺演出之类的。”
于是,他们从县里请了8个文艺工作人员在中心花坛演出。“当晚,就那8个人在唱啊、跳的,围观的乡亲倒是不少,但没人上来参与。”郑跃拿出当时拍摄的录像播放,“演出费用都是我们自掏腰包的。”
而如今,每当逢三、八的晚上,中心花坛舞台周边,人流如织,乐声荡漾。不用再邀请专业文艺工作者了,相识、不相识的人们聚集一起,有文艺特长的主动登台表演,台下热情鼓掌,俨然一片文艺的海洋。“我们也没想到,会搞成如今这样的规模。”郑跃说。
坚持一个宗旨:丰富业余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在花坛搭建一个固定露天舞台,投入30多万元购置灯光、音响等设备,固定演员150多人,演出场次300多场……自2009年8月成立以来,民间业余文化艺术团为当地及周边的农民群众带来了欢乐。
“看,这都是我们自己掏钱购置的设备,不比专业团队差。”在郑跃家的车库里,一箱箱道具箱有序堆放。“我们的经费,主要是通过自愿捐款形式筹措的,这个点歌台我们就花了好几千块钱呢。”
设备有了,节目怎么编排呢?郑士美是当地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也是团里两大编导之一。他介绍,节目编排都是一步步摸索着来的。每场都录了像,每次演出完了都会点评节目。“我们还有一些群众评委,每次演出完后,他们都会给我们提意见和建议。”团里另一个编导郑建华,自家也有企业,工作之余喜欢拉二胡。只要灵感来了,郑建华编起节目来不分时间场合。有一次在昆明出差,半夜睡不着的他当晚就倒腾好了一部《相亲》小品。“没其他,喜欢呗。”他说,丰富业余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文艺团的宗旨。“我们有些年纪大点的团友,不识字,但文艺细胞挺足。只要把节目想要传递的意思告诉他们,过几天保准能给你一个惊喜。”
负责灯光的郑尚楼,同样自家有工厂,之前没这方面经验的他,每次演出时,都在现场观摩。“我主要是看灯光效果,一个演出下来,哪个节目、哪个时段的灯光要更亮、更暗或变化要更多,看多了,心里就有底了。”
“舞”出一方欢乐:这,是咱老百姓的舞台
“央视有‘星光大道’,文化大舞台就是我们村民的‘星光大道’。”这是铁杆团友、文艺骨干叶夏园的心声。
从事个体经营的叶夏园,性格开朗,喜欢说笑。现在每场演出,她基本都参加。“我主要演相声和小品,我们团友参与活动,都是义务的。”
“这,是咱老百姓的舞台。”晚会的节目主持人、村民郑喜红谈起参与活动的感受时说。郑喜红一家子都参与到了文艺团的活动。她是主持人,公公负责服装,老公当司机,孩子没人带,演出时带着,有时也上台露一手。自家有工厂,遇到演出就停工。“我们好些团友都有厂子或其他工作,演出多了,难免有影响。我们都坚持着,不图啥,纯是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