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5日讯
赵本山的小品《卖拐》让人笑掉大牙,近日,绍兴也发生类似的事。
钱清原料市场的吴老板,两个月前从山东进了一批棉纱,谁知,客户买过去做成面料后竟出现了质量问题。前天,山东老板居然又上门前来推销,结果被识穿。谁知,山东老板竟然丢下一车货,自己走掉了。无奈之下,吴老板拨通商报热线88652000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希望同行引以为戒。
上门推销的棉纱惹麻烦
前天下午两点,记者来到了钱清原料城吴先生的公司,看到了一辆山东牌照的大挂车停在原料城的一块工地上,车上满装货物。吴先生说,车上一共有20吨21支的棉纱,是由山东“东营市华亚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运来的。
吴先生告诉记者,与“东营华亚”做生意,缘于该公司老板燕梅荣主动上门推销。前段时间,燕梅荣特意来到钱清原料城推销棉纱,希望以后能和吴老板开展各种合作。询问了产品的具体价格后,吴老板觉得价格实在,就留下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2个月前,吴老板与燕梅荣取得了联系,采购15吨26支的棉纱,并支付了约27万元的货款。过了一个月,柯桥一家外贸公司向吴老板采购了10吨这批棉纱,生产了8万米面料。
可是,前几天,这家外贸公司老板抱着两批面料找到了吴老板,说因为棉纱有偏差,做出来的面料凹凸不平,国外的客户不认可要求退货。吴老板作为原料销售商,理应为此承担责任。
26支的棉纱偏差竟达三四支
“本可以卖到16元一米的布,现在处理只能卖11元一米。”碰到又一次上门来推销的燕梅荣,吴老板原本想索赔,谁知这个燕老板听说后一走了之,电话不接,短信也不回,只留下一车棉纱在原料市场。
“有什么事大家好好谈,这样一走了之算什么?”吴老板说,最近,他把棉纱拿到相关机构检测后,发现所谓的26支棉纱,竟有三四支的偏差,这才造成了面料成品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吴老板说,一般棉纱支数偏差在0.5支到1支左右是正常情况,多达三四支已经属于质量问题了。他认为,燕梅荣的行为存在欺诈之嫌。
前天下午,记者拨打燕梅荣的电话,一开始没人接听,后来停机了。
“棉纱纱支的误差一般肉眼看不出来,需要经过检测后才能发现。”吴老板说,当时他看燕梅荣提供的样品,发现没有什么不对,谁知做成成品后,才知道竟然有这么大的误差。吴老板说,这件事给他上了一课。
他提醒同行,在做生意的过程中,除了要有明确的买卖合同,对产品质量做出明确约定外,还要对产品进行细致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