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的徐乐三退休后热衷发明,为此,他在62岁时开始攻读硕士学位。
经过多年的努力,徐乐三申请和获得了“低温蒸煮一罐式酒精发酵”、“食疗醋”、“草莓啤酒”等9项发明专利。
徐乐三向记者展示他所获得的发明专利奖状及证书。
11月15日,记者来到龙游县小南海镇浙江木材厂生活区徐乐三老人的家,71岁的徐乐三拿着一叠资料,正在打电话。“我正在尝试联系衢州或者龙游的面包厂,看看能不能推广我的发明专利。”徐乐三指着10月底收到的专利申请受理通知单告诉记者,“现在是推广阶段,也挺累人的。”
62岁攻读研究生
2002年,从常山县酒厂退休的技术员徐乐三,走进了无锡市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江南大学,成为一名“爷爷辈”的硕士研究生。这一年,徐乐三62岁。
“很多人问我:这么大的年纪怎么还和他们一起读书?很累很辛苦的。”而此时,徐乐三会笑笑说,“辛苦我也知道,但我有梦想,我想凭自己的力量做点东西,需要知识。”
年纪大了,徐乐三的记忆力不好,年轻学生们花一个小时记的学习内容,他可能要花一个下午。除了上课,只有图书馆和大学自习室才能找到徐乐三的身影。2004年,终于拿到了硕士研究生毕业文凭。
老伴一直陪伴着
徐乐三的妻子叫刘根莲,按徐老的话说,“是个贤惠善良的老太太”。“我从事这个发明专利工作以来,可以说是非常痴迷,很多人包括我的孩子们都不是很理解,不明白我这么大的年纪还这么累为什么。”徐乐三抿了口茶水说,“也就是老伴,一路陪着我支持我,也算是我的动力之一吧。”
就在发明玉米纤维素面包饲料的时候,刘根莲刚做了胆结石手术,身体还很虚弱,正在兴头上的徐乐三完成工艺之后,急需制作面包来证明。这时,善解老伴心意的刘根莲拖着虚弱的身体,帮着他做出了面包。
如今,徐乐三经常和老伴一起外出,去采摘些新鲜的玉米秆以供实验的需要。“上次儿子来的时候,说我别老忙着自己的研究,母亲的身体需要我照顾的。其实,儿女们很关心我们的。”徐乐三说。
心血换来了回报
徐乐三一直从事着酒类、酱油等产品的生产技术工作,多年来一直迷恋科研工作。目前为止,徐老已独立完成市、县级科研项目3个,先后获得16项科技成果,其中3项已在全国推广实施,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包括“低温蒸煮一罐式酒精发酵”、“食疗醋”、“草莓啤酒”等9项。
“活到老,学到老”是徐老的口头禅,“趁着现在东西还记得住,人还不迷糊,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记者鲍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