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群星璀璨耀浙江 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述评之五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江日报讯

  (一)

  不久前举行的第63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英文版《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了畅销书。

  一位来自英国的资深记者捧着这本书留影,“我想知道中国为什么能!我想知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来自浙江海盐的黄永军笑了:“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火!”

  3年前,黄永军的新经典出版社在英国伦敦注册,他成为中国民营书商在海外创办出版社的第一人。英文版《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就是由他的英国新经典出版社,引进版权并出版的。

  “我的成功离不开故乡的精神滋养。”走出国门的黄永军回望来路时这样说。

  浙江,一条同宗同源的文化之河,一代代文化人才在传承中繁衍,一部部文化作品在接力中繁茂。

  浙江,自古人文荟萃。深厚的人文土壤,是浙江文化的根与魂,也是孵化文化人才的天然之“巢”。

  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徐志摩、茅盾、郁达夫……在浙江大地,文化名人灿若星河。

  如今,汲取浙江精神的滋养,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浙江又诞生了一大批在全国有深远影响的文化人才。

  他,用一台风情歌舞吸引了中外游客的目光;他,用“新写意”挥就一幅幅名作,传递百年文化的精髓;他,用生动深邃的笔触书写传奇,讲述的故事渗进了寻常百姓家;他,用最乡土的表情创造着最真诚的人文结晶……

  他们孕育于浙江这片人才成长的沃土,是这个时代文化的引领者!

  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路上群星璀璨,正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绘制出的人文长廊。浙江文化人才创造的辉煌色彩也铸就了浙江文化浑然天成的绚烂。

  (二)

  这是怎样的一种荡气回肠?

  是白蛇与许仙的缠绵迷离,是岳飞抗金的气贯长虹,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深意浓,是宋宫宴舞的富丽华贵……一台《宋城千古情》已经舞了近2000个日日夜夜。

  这又是怎样的一个传奇?

  15“岁”的一台戏,目前已是世界上年演出场次最多和观众接待量最多的剧场演出,没要政府一分钱,却能实现年利润1个亿。

  秘笈就在浙江的人文土壤中。

  身在其中的人都有感受:“在浙江做文化,有天时有地利有人和。”

  于是,才会诞生一批像宋城集团董事长黄巧灵那样辐射全国的文化产业领军人物。

  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带动一方百姓用影视拍摄基地化出一片瑰丽的横店文化;中南卡通的吴建荣,打造出一部部国产动漫的奇迹;赵锐勇、赵依芳等影视浙商,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股股浙产剧风暴……

  民资涌动的浙江,文艺精品迭出。在浙江做文化的人都知晓:除了在政策上对民企大力扶持外,浙江还在资金上开放了“通水之渠”。

  制作人苏晓虹就受惠于这样的文化创业环境,她的杭州“盛世龙图”公司制作出品的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走出了一条从戛纳国际电影节,到入围奥斯卡金像奖,再到意大利未来电影节的国际线路。

  发轫于民间的这种文化创作惊喜还有很多。筑巢引凤,凤栖梧桐。这是浙江文化创作的又一秘笈。

  就在浙籍作家麦家的《暗算》问鼎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时,一个消息传出——麦家“回归”家乡杭州,成为杭州作家,开始在杭州文联领工资了,因为《暗算》的得奖,杭州市还奖励给麦家30万元。

  这是浙江引进文化人才的大手笔。杭州在西溪湿地兴建吸引文化名人的文化别墅,余华、潘公凯、刘恒、赖声川、蔡志忠、朱德庸、邹静之、余青峰及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皮托夫等文化名人纷至沓来。

  寻找梧桐的凤凰择木而栖,而枝繁叶茂的梧桐,也正因为他们的栖居,变得更加丰盈,繁衍生息出更宏大的浙江文化。

  (三)

  7月,唱支山歌给党听。青年歌唱家郑培钦站在南湖畔的舞台上,歌声袅袅。

  这是她的个人独唱音乐会,名称就叫“红船从这里起航”,她在为献礼党的九十华诞放声高歌。

  就在这个7月,郑培钦看到了浙江省第7例人体器官捐献者、年仅16岁的少年胡欲辉的故事,这使她萌发了加入捐献志愿者队伍的念头。一个多月后,郑培钦填写了《器官捐献登记表》,成为我省第500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这是艺术家德艺双馨的写照。

  郑培钦,是我省4年前启动的“新松计划”培养出的一名文化人才。“新松计划”精选了一部分有培养潜质、40岁以下的青年艺术人才,对其申请的学习深造、交流访问、艺术实践以及个人专场演出等予以专项资助,并辅之以相应的宣传推广,让新人脱颖而出。

  郑培钦的第一场独唱音乐会,就是“新松计划”支持的结果。

  像郑培钦这样的文化新秀,浙江还有许多。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这个月起在北京、重庆等地开播。这部备受期待的电视剧的作者并不是赫赫有名的大编剧,而是一位80后的新生代浙籍女作家——吴雪岚。

  吴雪岚,笔名流潋紫,湖州人,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在大四的时候就开始创作《后宫——甄嬛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连写7部小说。现在的吴雪岚已被誉为浙江80后女作家群的领军人物之一。

  浙江80后女作家群的崛起也已成为中国文坛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

  尤其在湖州,吴雪岚、潘无依、朱思亦、黄慕秋、吴瑜等8位朝气蓬勃的80后女作家都出于斯、长于斯,被誉为各有异香的“八朵金花”。

  她们风华正茂,她们的作品风格多样,想象奇特,意境深厚,她们疏朗的文体,正在为中国文坛注入最鲜活的血液。

  在湖州80后女作家群的影响下,“温州青年作家群”、“嘉兴青年作家群”、“宁波青年作家群”等遍地开花。

  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文化创作繁花似锦。

  “浙产剧”一跃达到1500多集,《东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1921》、《毛岸英》、《我的美丽人生》、《牵挂》等一批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

  越剧《藏书人家》、京剧《藏羚羊》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由青年主体构建的文化新秀,凭借他们的力量,正在把浙江的人文世界推向一个更宽广的天地。

  浙江大地上,崇文育人的风气也在蔓延。

  组织“五个一批”人才培训班、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文化创新研讨班等,为文化人才“充电加油”。

  组织“浙江现实主义文学精品工程”和“文学解读浙江创作工程”,建起创作基地,为文艺家与土地的亲密接触创造条件……

  在各种力量的助推下,文化人才如海潮般涌动,待到时机成熟时,他们将还给世人一个个惊喜。

  (四)

  撬起一团米粉团,揉、捏、掐、刻……王锦荣手法娴熟地捏制出一个娃娃,送给围过来观看的孩子。

  王锦荣是温州城里有名的“米塑王”,从小受爷爷王信林与父亲王鹤寿的影响,7岁便开始学艺,家传的米塑技艺,已做了整整54年。

  这是从宋朝流传下来的“传家宝”,传到王锦荣手里发扬光大了,想向他学米塑技艺的人络绎不绝。

  王锦荣找到了一种独特配方,在捏塑时加入一定比例的配料,可以使作品的保存时间大大加长,解决了米塑的保存难题,他保存最长的一件米塑作品已经存放了20多年。

  这是传承中的改革,是民间文化的再创造。

  王锦荣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的一员。为了不让民间绝技绝迹,几年前,我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展开了地毯式搜寻。

  扎根乡土的民间艺人,是他们将散落在民间的珍珠拾起,串珠成链。他们,是浙江文化人才“金字塔”最夯实的基石。据初步统计,目前分布在浙江乡村、社区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人才近5000人,全省还有2.5万多支业余文艺队伍长年活跃在乡村海岛社区。

  “没想到我们民间艺人能受到如此的尊重”,温州瓯绣艺人黄香雪被纳入“非遗”传承人后仿佛重新焕发了青春,她的作品还被我省推荐到了“法国·浙江文化周”上。

  从领军的精英,到专业的文化工作者,再到活跃在基层的乡土文化人才,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文化创造。

  全省各地自发的“种文化”热潮中诞生了许多文化能人。浦江板凳龙、永康十八蝴蝶、海宁花灯、青田鱼灯、长兴百叶龙……哪个不是民间文化高手创造出来的杰作。

  还有,一群平凡人,在基层传承着文化精髓,他们是“文化志愿者”。

  黄岩永宁江畔灵石山下的联群村头有一飞檐斗拱的古戏台,戏台东侧一简易建筑的门楣上书有5个大字:潘深河讲堂。

  这是由戏台子改造成的教室,地面坑洼不平,桌椅高高低低,六七十名学员把讲堂挤得满满当当,他们个个头发花白,有的身边还依偎着孙儿。

  85岁的潘深河就站在讲坛上,躬耕十载,免费授课近300场。

  他的“教材”是300多张自己做的字牌,字牌上有自编的顺口溜、三句半、乡风文明歌、科学保健知识、人物故事、古文经典……字牌的材料都是潘深河就地取材的旧挂历、化肥袋、广告画等。

  潘深河退休前是一名兽医,从未上过一天学,全靠自学识字。他的“土讲堂”办起来后,农村老人有了精神生活的新家园,村里的风气也改善了。

  潘深河是最前线的文化践行者。1300支电影放映队、1万多支业余文保队伍、2.5万支业余文体队伍、51万名业余文艺骨干活跃在基层……浙江还有千千万万个“潘深河”用他们朴素而生动的故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人的文化生活状态,他们都是文化志愿者的骨干力量。

  文化领军人物劈波斩浪,把浙江文化传播到山的这边,海的那边;青年新秀,在老一辈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让最新锐的人文精神在浙江蔓延;民间文化人士深深扎根土地,代表着最淳朴的乡野风情……

  “文化”,“文”是手段,“化”人是目的,在文化人才的引领下,在文化作品的熏陶下,浙江人的素养全面提升。

  他们,孵化于浙江的土壤,呼吸着浙江为之营造的清新空气,汲取着浙江为之特别配制的养分,创造出繁花似锦的艺术创作,一起走进浙江文化繁荣发展的春天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浙江微博推出"微留言"活动 "人人都有一间玻璃房"
·浙江海事局出击防抗寒潮大风 维护水上交通安全
·经营不善? 浙江乐购、百思买等外资零售商频频关店
·浙江杭州查获一起利用国际邮件走私毒品案
·欧美成主战场 今年前10个月浙江文化产品出口15.6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