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2日讯
三位老师,一位打工店长,合力救了外来学生一家三口的生命。
发现学生迟到,上门查访;敲门不应,留下字条;手机停机,充进话费;分头行动,转危为安……他们的努力,如果停留这中间的任何一环,一家三口就可能失去生命。
幸运的是,老师们和店长始终都没有放弃努力。
或许,你早已听过这个故事;或许,你也曾被她们深深打动;或许,你还有许多疑惑和好奇。
没关系。在这个寒意渐起的秋日,让我们一起,再次重温这个故事,和它背后众多细节的美丽、温暖。
请不要怀疑,爱的力量,就像那阳台外的暖阳,一定会悄悄包裹你的心灵。
救命一小时
时钟走到11月10日早上7点30分。
衢江区第四小学,同学们陆续到校,姜文和陈霞老师走进六年级教室,学生还没有到齐。
差不多时间,衢州大润发商场的一位管理人员发现:“东方骆驼”服装店没有开门,他打电话给了店长夏肖艳。
这一天,本来是店员姚慧芬当班。夏肖艳马上打电话给姚,停机,她只好另外安排店员开门。
大家都还没意识到这是一个意外。
7:40所有的同学都到齐了,还没有看见13岁的翁进城和12岁的翁明冲姐弟,姜文和陈霞确定两名学生异常迟到。因为两个孩子平时很乖。
两位老师拨打孩子母亲姚慧芬电话,发现停机。她们心里有些紧张。
7:50姜文和陈霞立刻决定去家访,叫上了体育老师江忠红当司机,他们边走边打电话,安排好了调课事项。江老师开了自己的私家车出发。他想,如果出了事,他能帮助两个女老师。
8:15夏肖艳赶到姚慧芬家门口,喊门无人应答,听见里面有狗叫,以为人不在家,但是发现姚慧芬的电瓶车还停在楼下。
8:20一路上,三位老师沿着姐弟俩上学的路,排除了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并根据平时登记的地址,找到位于清莲里社区的姚家。
8:30姜文、陈霞、江忠红赶到姚慧芬家门口,也是敲门只听有狗叫却无人应答,老师们留下纸条贴在门上。这时,他们觉得,肯定出事了。
8:35三位老师来到服装店里寻找,和夏肖艳在店门口相遇,互相交流了消息,并留了手机号码。家长和孩子同时失踪,让他们觉得事情更严重了。同时,江忠红作出“可能是煤气中毒”的猜测。随后,老师们去给姚慧芬手机充值,夏肖艳第二次赶到姚慧芬家。
8:40老师们自己掏钱给姚慧芬手机充值,不断拨打电话,终于听到了断断续续的声音。另一边,夏肖艳终于找到姚慧芬一个开店的亲戚。
8:45姚慧芬的弟弟赶到现场,门开了,房内三人已经不省人事,密闭的房间里放着一只煤炉。夏肖艳陪着他们到医院急诊室。医生说,命悬一线啊,三人是一氧化碳中毒,要是晚送医院半小时,命很可能就没了。
确定三人已经救出,三位老师赶回学校上课。
“最美教师”的心灵独白——
学校没有大楼,没有大师,但有我们所有老师的爱
这么多天来,我们不断赞美“最美老师”,但是,更让我们好奇的是——
“最美老师”为什么会出现在衢江四小?这是一所怎么样的学校?它为什么会有培育如此美的土壤?
衢江区第四小学,虽有50多年办学历史,但校名几经更迭,还曾一度面临被强校兼并,连衢州当地人也很少知道它的存在。
它隐蔽地建在衢江区的城郊结合部,紧挨着沪昆铁路,旁边是凌乱的村庄和土地。站在校门口,能听到列车的呼啸轰鸣。
就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两位“最美教师”,陈霞和姜文。
陈霞是个80后,笑起来像朵花。其实她身体虚弱,曾经在讲台上昏倒了两次;姜文今年34岁,教语文,也是心理咨询师,孩子们都叫她“知心姐姐”。
她们同是六年级的班主任,两个人比邻而教,戴着眼镜,梳着马尾辫,走在一起像是姐妹。
昨天,我们和这两个老师聊了很久,关于救人背后的故事。
发现学生没有准时到校
老师为什么会第一时间赶去家访?
“我们学校36个老师,每个老师都是姜文、陈霞。换上他们,谁都会这样去做。”姜文说。
姜文说,寻找迟到学生,衢江四小的每个老师几乎都有过经验。
她们说起这样一件事。
去年底的一天,早上7点50分,班主任邱伟芬和傅燕飞在班级点名时,发现有一对姐弟还没到。
两人立即联系了孩子家长。家长说,孩子6点钟就出门了。
两位老师赶紧到保安室调看当天早上的监控,没有看到两个孩子进校的身影。
出什么事了?她们调了课,骑上电瓶车,沿着孩子上学的路线一路寻找,来回一圈又一圈,一直骑到电瓶车没电了,还是没找到孩子。
她们决定去公交车站打听。这时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找到了。
原来,两个孩子在到校的公交车站下车后,一个突然觉得身体不适,想回家,另一个也跟着要回去。
他们在公交车站等了很长时间,才等到车。
家长说,不是老师发现得早,两个孩子没有钥匙,要在家门口一直等到家长下午下班,病情肯定要被耽误了。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周五的晚上。曹秀芹老师回到家已经是6点多了。正准备淘米做饭,突然手机响了,是学生陈宇晴的母亲打来的。“曹老师,我在学校接孩子怎么没人啊,兄妹俩会不会出事了?”她的声音很紧张。
曹老师知道陈宇晴家的情况,父亲在工厂打工,母亲开了一家服装店,来接孩子比较晚。
她马上骑上电瓶车赶到学校,叫上了保安陈师傅,两人沿着孩子回家的路线找,没碰到,又返回,边走边找。
天渐渐暗下来,曹老师很担心,会不会出意外。她又换了一条路线继续找,最终在离家50米的地方找到了兄妹俩。曹老师一颗悬着的心才放心。
她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兄妹俩等了很久没人来接,哥哥提议自己走路回家。
曹老师自己回到家时,已经是8点多了,还没来得及吃饭。
民工居住环境复杂
老师怎么会知道学生地址?
“我们当老师的,要非常非常了解班上学生的每一个情况。”陈霞说。
2002年开始,随着大批的农村孩子进城读书,衢江区四小成了一所没有挂牌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现在的539名学生中,390人都是外省籍务工人员的孩子,遍布17个省。
民工家庭居住环境复杂,住址常常变化,老师怎样才能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陈霞拿出了一个文件夹:“十大知晓”学生档案。
她说,每个班主任都会有这样一本文件夹,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一个学生的住址、家庭背景、联系方式、每天的上学路径和交通方式、用餐习惯、性格特点、最好的朋友等十大方面的30多项内容,如有变化,便会第一时间更新。
“就连孩子的父母关系好不好,他们有什么亲戚在哪里上班,都会记下。”
翁进城和翁明冲姐弟俩出事的当天,两位老师正是凭借这份“十大知晓”,才第一时间找上家门,化解危机。
衢江四小的老师对学生关心到了何种程度?有个例子或许可以说明。
在学校,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的习惯:随身备上几枚硬币。
这个习惯,缘于某天傍晚,两个孩子放学后因为嘴馋,把乘车的钱买了零食,没和老师说,自己步行回家了。
天色越来越暗,见孩子们还没到家,家长打来电话。学校的老师立即出门找人,一直到晚上8点多才找到。
从那以后,衢江四小的老师们开始随身带硬币。
再遇到孩子嘴馋把车费买零食却没钱坐车的时候,老师就会掏出口袋中的硬币,送孩子上车。
为什么数次找不到孩子
老师依然坚持不放弃?
“不嫌弃,不放弃,不抛弃,这是我们每个老师共同的信念。”陈霞。
走进两位老师的办公室,我们看到斑驳的墙壁上有一句醒目的标语:“日常教育,慈悲为怀;日常教学,敬畏为上。”
“让每个老师对民工子女有了情,对教育事业有了情,对学校有了情,那么他们才会有安全意识,有关爱意识,有责任意识。”两位老师说,这样的信念,来自于校长马建红的言传身教。
她们说起这样一个故事。
常山人林国珍有个10岁的女儿,患有脑瘫,一直没有上学。今年6月,林国珍开始多方奔走,为孩子寻找学校。
一开始,她找到城里的一所学校,校长一看是个残疾孩子,一口回绝。林国珍哭了,她追着校长央求他收下。校长跑到了楼上。有一个老师悄悄告诉她,可以去衢江四小试试。
林国珍忐忑地找到了校长马建红。马校长一口就答应了:“没关系,来吧。”
考虑到孩子行动不便,马建红还将林国珍安排在食堂工作,每个月工资800元。
“真是个好学校,我还一直没机会说谢谢。”林国珍说。
而校长马建红则说:“我们没有大楼,我们也不是大师,但我们不可以没有大爱。”
离开学校时,我们听到学校的校歌:刘若英的《最好的未来》。
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在肃杀的冬日里响起——
……
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
眼泪变成雨水就能落下来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
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同一天空底下相关怀
这就是最好的未来。
校长马建红:两次落泪,从心酸到幸福
来衢江四小,马建红落过两次泪。
2009年,她刚刚到这个学校上任时,见到的是满眼的灰色。
破旧的校舍,干涸的池塘,泥泞的小路,没有大门,没有操场,窗户玻璃摇摇欲坠,在食堂吃饭还要担心会不会突然倒塌……
一向坚强的她悄悄哭了一场。
这些还不是最大的困难。她最担心的是学校里的孩子。他们大多来自打工家庭,生源差,底子薄,自卑,有的连普通话也不会说。在整个区里,学校的成绩排名倒数第一。
于是,她发起了“大爱风暴”。
两年过去了。去年寒假,学校召开了一次“我的同事最闪亮”夸赞会。
老师间互相感谢彼此无私的奉献,说着说着,很多被夸赞的老师哭了,夸赞的老师也哭了。
六年级的毛文杰腿受伤了,50多岁的老教师李水林几个月来,每天背他上下楼,直到恢复健康;
周蓉蓉老师班里有个学生交不起每个月100元的餐费,周老师悄悄地为孩子垫付了2个月的餐费;
一年级有个孩子把大便拉在了身上,弄得班级满地都是,班主任徐新利马上给孩子清洗,让他睡在了自己的床上,通知家长。接着,她又来到班里,打扫干净,自己也吐了;
……
听着听着,马建红幸福地落泪了:“我何其幸运,身边是一群富有大爱精神、有责任心也会感恩的教师团队。”
现在,学校的教学成绩已经提升为了全区前列。学校依旧没有高楼,没有豪华装饰,没有优雅环境,校园内最显眼的是一排梧桐树,冬日里,金黄的叶子里夹杂着琅琅书声。
梧桐是学校的校树,因为它有着“顽强、坚忍”的品质,就像这个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
家长:我们抢着话筒说感谢
这个学期,衢江四小组织了一场感恩报告会。
那天下午,当主持人邀请三位家长上台时,一群人涌上台,挡也挡不住。
他们抢着话筒说感谢,很多还流着泪不停鞠躬,向老师道谢。
听听他们眼里的学校是怎么样的——
河南周口人关世界:这真是一个少有的好学校。这是我们老乡的心声,有的老乡孩子成绩差,老师会为他们免费辅导,有的经济困难,老师就给他们送衣服,把孩子交给这些老师,我们都很放心。
贵州人赵勇:这个学校的老师特别负责任,有时候很晚了也会打电话给我们,告诉我们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要我们多注意孩子的营养。就连我自己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老师还要求我每天一定要来接送。
常山人张亚芳:像我们孩子这样的情况,城里很多好学校进不去,衢江四小却收下了。我读二年级的女儿总是回家对我说:学校里的老师比妈妈你还要温柔。因为即使做错了事,老师也不会打她骂她。
江西人李兰香:我记得一件事,有一次,下起大雪,我女儿在学校里的衣服单薄,冷了,老师就打电话来让我赶紧送衣服。如果天下雨,孩子的鞋子湿了,老师也会来通知送鞋子。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