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定海11月21日电
初冬的夜,黑得快,还不到五点,暮色就笼罩了城区,街巷里尽是下班后匆匆往回赶的居民。然而此时舟山定海区解放路西园社区警务室里却是灯火通明,几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忙碌着,有的仔细盯着监控视频,有的向前来咨询的居民解释有关事宜,有的记录治安管理信息。“群众这时候一般都下班了,而我们才刚开始上班。”警官孙峥辉笑着说,“阿拉跟居民错时上下班,方便群众办事。”
解放路派出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社区民警中实行“错时工作制”,即由社区民警根据辖区发案规律、一周工作安排,错开八小时上班时间下社区工作,以方便市民办事、带领保卫人员夜间巡逻。
说话间,一位张姓居民奔了进来直嚷嚷:“警察在吗?帮我把这件事办办好。”孙峥辉忙起身说:“这位大叔,有啥事,慢慢说。”原来,这位居民把房子租给别人,按合同9月份到期,但房客到现在也没说续租或搬出去,甚至连面都见不到。“我白天要上班也没时间,正好晚上你们警察在,我把门踢开,把东西扔出去,你们做个证明。”孙峥辉摆摆手说:“这可使不得,他违约你可不能违法。我们查一查,联系上他,然后帮你们沟通协调一下,你看可好?”在警官们耐心劝说下,这位居民终于答应了。
记者翻开民警的记事本,发现记载的内容五花八门,有要求调解邻里纠纷的,有反映路边店铺设摊赌博的,有报案电瓶车失窃的。“这些大多是居民下班后前来反映的。”
“这些事情虽小,但对群众来说却是大事。”孙警官说,前些天,暂住在西园新村的湖北籍务工者陈老汉凌晨1点回来后,发现出租房钥匙落在了家里。他本想打电话找社区民警孙峥辉,但又怕深更半夜打扰,于是仍旧拨打了“110”。谁知前来处警的就是孙峥辉,陈老汉十分惊讶。
晚上8时左右,小区内行人渐少,孙峥辉对几个协警说:“走,我们到外面去巡逻。”记者跟随他们一起出了门。西园社区是舟山市最大的开放式小区,四面临街,四处有出口,治安情况复杂。走到33幢门口,正好遇见一位王姓大嫂出门倒垃圾。看到社区民警,她连连称赞道:“以前有事找民警,总要先跟单位请假,趁民警白天值班时去办。现在民警错时上班了,很多事可以等到下班后再去办,方便多了。”闻声搭话的蒋先生对此也赞不绝口:“每天夜里看到社区警务室里亮着灯,心里就感觉特别安全和踏实。”
听着居民们的赞扬,孙峥辉却显得很淡定。“这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错时上下班后,社区内治安刑事案件大幅下降。”同行的区公安分局负责人说,有效果就要坚持下去,下一步他们将在其他社区警务室推行错时工作制,社区民警变值班为上班,逐步打破“8小时上班”的习惯做法,并让更多民警走进社区、服务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