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在浙江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中,全省各级团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开拓进取,在我省经济社会建设中,留下了青春闪光的足迹。
引导树立共同理想
“与祖国共奋进、与浙江同发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红领巾心向党”、“雏鹰争章”、“手拉手”……一项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如今已经成为我省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
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兴起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仅仅限于传统的模式。共青团路桥区委开辟了“掌上团建”,初步设置了“团情快讯、飞信群组、高速电邮、青年书屋、见习基地、岗位资讯、志愿行动、组织喊你回家”8个栏目,并建立相应技术平台,为外来务工青年提供信息发布、沟通联系、在线阅读、就业见习和慈善公益等服务,目前已吸引2000多名外来务工青年参与。
不仅是路桥区,杭州的青年微博交友、金华的青年QQ群联合会、舟山定海的团员网上联谊中心等,都受到广大团员青年的喜爱。我省各地积极探索运用微博、手机报、QQ群、网络论坛等信息载体,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覆盖面。目前,全省已建有各级共青团官方微博840余个、团属青少年网站200余个,39个市、县(市、区)定期编发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手机报,各级团组织普遍建立了短信群发平台,为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青春助推创业创新
村里老人手脚不便,他定期上门帮助老人洗衣服、搞卫生;哪家孩子辍学了,他想办法筹措学费、药费;村里浇水泥路,他不要一分钱报酬,扛水泥、抬沙石;失火了,洪水来了,他的身影总是冲在最前面……一桩桩平凡而闪光的小事,表现着仙居县官路镇萍溪村青年志愿者胡卫明乐于助人的古道热肠。
胡卫明只是我省222万名志愿者中的一员。从上海世博会到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从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到处都活跃着浙江志愿者的身影。
青年创业创新项目竞赛、“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生态浙江建设、“奉献美丽青春、共建美丽乡村”主题实践活动、“蓝色海洋·青春建功”——浙江青少年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系列行动……在我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大潮中,广大团员青年在团组织的引领下,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转型升级谱写了新乐章。
杭州泛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星,大三开始创业。2008年5月,他创办了浙江大学青年创业俱乐部。“通过我们的创业指导,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实现创业的梦想,这也是大学生回报社会很好的方式。”
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我们的发明创新申报了新苗人才计划,拿到了省财政5000元的项目补助,还有学校1比1的配套经费,两个加起来差不多等于我们投入的费用。”说起和同学一起设计的“没有椅子的轮椅”,浙大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系研究生汪佳希满脸自豪。
作为提升青少年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苗人才计划是我省公共财政首次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大学生开展创业创新活动。5年来,该计划累计扶持学生科研项目4800余个,金额达3800余万元。
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大中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创新系列竞赛……我省通过一系列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促进一大批青年人才成长。
对于困难家庭的青少年,我省推进“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关爱行动”,着力实施“助困、助学、助医、助业”四大工程,努力扩大青少年帮扶覆盖面、创新关爱资金筹资方式、提高结对帮扶率。
5年来,各级团组织共落实帮扶资金2.2亿元,共奖励和资助3.6万名低收入农户青少年,累计帮扶率达79.3%;全省共结对民工子弟学校1200余所,农民工子女48万人;援建希望小学86所,资助中小学生3万余名,“希望工程”共筹资1.4亿元。
青春如歌,激情飞扬。越来越多的团员青年正积极投身发展大潮中,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奉献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