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3日讯
椒江有7所民工子弟学校未获审批,教育部门态度明确,应将“黑校”取缔。但奇怪的是,尽管这样的民工子弟学校不合法,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仍受到很多民工子弟和家长的欢迎,上门求学的孩子络绎不绝。
外来务工人员为何送子女入“黑校”?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些民工子弟“黑校”负责人和家长。
高额“赞助费”让家长望而却步
张兴良是椒江洪家街道光明学校的负责人。他的学校开办5年,至今未获审批。和其他民工子弟“黑校”负责人一样,他也多次找过有关部门,但一直办不下来。
张兴良说,在他们学校就读的孩子,大多数不符合教育局规定的入学条件。在这5个条件中,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达10%,而更多的家长是因为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很多家长是做小工的,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养老保险,还有一些家长是做小生意的,也没有养老保险。”
在光明学校,并不是所有民工子弟都不符合入学条件,张兴良说,该校有10%的孩子是符合条件的。但因为入读公办学校需要一次性支付五六千元的“教育基金”,这让不少家长望而却步。
洪家街道育才学校的负责人沈国彬也赞同张兴良的看法。“其实,当地公办学校很多都趋于饱和,很难容纳下这么多的民工子弟。”沈国彬说,用一笔高额的“赞助费”作为入学条件,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无疑提高了入学门槛。
只要孩子有书读
昨日,记者采访了多名民工子弟“黑校”的家长。采访中,多数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目前所读的学校是“黑校”。当得知这一情况,家长们表示,只要孩子有地方读书就行了,因为想进本地学校也进不了。
今年9月,在入读公办学校无望的情况下,谢亚萍把女儿送进了下陈明星小学。
谢亚萍是安徽人,在老家当了七八年的老师。为了多挣点钱,她决定外出打工。目前在下陈一家工厂当仓库管理员。
“现在上班的地方是个小厂,不给养老保险。”今年暑假,她打听了读公办学校的条件,没有养老保险成了大难题。无奈之下,她把孩子送入了明星小学。
汪正才是四川人,来台州4年,目前在洪家做羊毛衫加工。他有两个女儿,都在育才学校读书,一个上六年级,另一个上三年级。
“一来椒江,我就忙活孩子上学的事。”当时,汪正才想让大女儿读当地的一所公办学校,入学前,学校需要进行测验。“女儿只考了七八十分,但学校要招90分以上的。”后来,小女儿也因为测验成绩不理想,没有进入公办学校。
汪正才说,他是自己在家加工羊毛衫,没有办法办理养老保险,无法达到教育局要求的入学条件。而在他的老乡中,近4年来,也没有一个人能把孩子送入公办学校。
如果取缔,请将学生妥善安排
对于教育部门提出取缔“黑校”的说法,张兴良觉得这对学校来说是不公平的。“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给当地带来了劳动力,增加了当地经济效益,解决了一部分民工子弟上学问题,缓解了公办学校的压力。”
沈国彬说,洪家街道是非常支持他们办学的,如果取缔,会给街道带来一定影响。“目前在洪家街道起码有2000多名民工子弟在我们这样的学校读书,如果要取缔,请先将这些学生妥善安排。”
如果学校被取缔,孩子怎么办?采访中,不少家长说,外地孩子在本地上学不容易,如果学校关了,也不知道去哪读了。“走一步算一步了,实在不行我就跟孩子一起回老家。”家长谢亚萍说。
家长汪正才觉得,当地有关部门不能对民工子弟“黑校”持默认态度,该取缔就取缔。但在取缔“黑校”前,需要将学生去向安排好。(潘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