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4日讯
农忙时种田,保证口粮自给;农闲时做索面,进城沿街叫卖。这曾是瑞安市马屿镇篁社村历代村民维持400多年的谋生方式。
但上世纪90年代,进城经商潮打破了这一状态。超过半数村民“洗脚上岸”,出村从事眼镜经销和生产,或专职加工索面。村里1200亩水田遭受冷遇,早稻甚至出现抛荒……
如今,篁社村“人少田多”的局面并未改变,但稻田不再抛荒,反而连年丰产。何解?8名村民和30套农机具,实现了粮食生产“一条龙”机械化服务,让全村的田种得省时又省心。
进城淘金的渴望
经商潮引发“种田荒”
现年68岁的林兆新,是篁社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即使在改革开放后的10年里,他也不曾想过,自己除了守着两亩地,还能干些什么。
上世纪90年代初,几位村民从邻村购入眼镜,进城经销,一次能赚成百上千元。“这原本是村民几个月、甚至一年的纯收入。”林兆新说,“眼红”的村民,还怎么稀罕地里每季产出的百元利润。他们依托亲友照样画葫芦,靠眼镜打开了通往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水闸”。
到上世纪90年代末,全村2800多户籍人口中,有1200多人在全国各地落脚经商。同时,村里兴起大大小小30多家眼镜加工厂,为700多名村民实现非农就业。
“村里有人说,种田的人没门路,进城的人才有本事。”林兆新笑道,因为年龄大了进不了城,他就到眼镜厂当起保安。与此同时,村里的手工索面销售一路向好,这让不少村里人开始摒弃耕地,专职制作索面。
一时间,篁社村1200亩水稻田出现“农民荒”。当时,即便是村里的种田大户,最多也只承包20多亩地。有人开始倒贴钱请人代种,早稻田甚至开始抛荒……
应运而生的服务
8个人代种800亩地
耕地抛荒,这让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郑维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分析,进城的大多是青壮年,很多传统农民不愿种田,主要是嫌弃育秧、插秧太费事。
2001年早稻播种前,他召集村干部和收割机手,组建了篁社村农机服务组织,吸收拖拉机手、收割机手、抽水机手、农科员、种粮能手等7名成员,凭着从瑞安农机总站借用的插秧机,为村民提供育秧、插秧服务。消息一经传出,就有村民给郑维成打来电话,要花钱买服务。
到2005年,篁社村的早稻机插率蹿升到70%,机割率达到90%以上。这时有村民问,“你们怎么不把翻耕、植保全包了?田就交给你们种。”郑维成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是年,农机服务组织转为农机合作社,并推出“统一耕整、统一育秧、统一栽插、统一植保、统一收割”一条龙服务。全村1200亩水稻中的1000亩,全由合作社全权托管,村民支付农机服务费用,待收割后拿现成的粮食。
“今年,合作社成员发展到8名,为村里上千亩水稻田提供全程代种服务,”郑维成向记者介绍,不仅如此,合作社还为本村及周边村镇的2000多亩稻田,提供各种单项农机服务。
村民与合作社的共赢
省时省工迎双丰收
“机耕80元、育秧机插100元、田间管理60元、机收100元、化肥120元、农药60元,总计约520元。”这是今年一位村民全程托管1亩早稻所需的费用。
今年,篁社村早稻平均亩产达400多公斤,按每公斤2.74元的粮站收购价计算,1亩地产值1100多元。除去托管费,农户每亩净赚500多元。
“不下地就能收到粮食,看看门就能拿到工资。”谈及如今的“收成”,林兆新乐呵呵地说。和他一样,绝大多数在眼镜厂工作的村民,靠托管耕地有了一份额外收入。
村民林上岳告诉记者,他今年承包20亩地,除田间管理外,其他涉及农机的环节都交给合作社。卖粮款在支付农机服务及土地流转费用后,20亩早稻就能赚1万多元。闲暇时间,他在家生产索面还能有额外1万多元的收入。
“这样‘兼职’的村民,村里还有200多户。”篁社索面合作社负责人林上星介绍,村民一般全年有100天至150天能生产索面,合作社去年销往城里的索面达700多万元。
粮食生产机械化,带活的不只是村民们的收益。驾着收割机在邻村作业的郑维成,给记者算了一笔合作社的收支账:今年合作社各项农机服务毛收入总计100多万元。以机械手每天150元至300元的工资计算,8名成员全年能收入30多万元。余钱冲抵农机折旧费、油费后,还能用于添置新的农机具,或进行分红。
目前,合作社拥有的农机具,已从成立时的10多套增加至30多套,固定资产总额达上百万元。
来源: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