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4日讯
被判定为越国时期贵族墓葬的城东香山古墓,随着考古挖掘的深入,并无发现有价值的随葬品出现,但其墓况令专家惊叹不已。市文物局相关人士表示,不排除对此墓木制结构异地搬迁保护的可能。
一度暂停考古挖掘工作的香山古墓,在经过与施工方协商沟通后,昨天再度启动考古挖掘工作。昨天下午,手机记者在该古墓现场看到,一排宽约4米长达30多米墓基已被盖上篷布,露出有一条条表面斑驳、颜色发黑的粗型木条。在墓区的东首处,一辆工程车正在文物局工作人员的监督指导下,开展挖掘工作。
据现场一位文物局黄姓工作人员介绍,自10月份此墓开展考古挖掘工作以来,至今并无有发现价值的随葬品出现。但从墓区周围的许多陶器和瓷器碎片看,证明此地在越国早期就是一个聚集和活动的重要区域。而这座古墓的墓制结构更是令人惊叹,“用木条在中间镂空做成排水管,安装在墓低部,这就是古墓的排水系统,体现了早期先人的智慧”。
按文物部门计划的考古作业程序,这几天将对墓区周围继续进行挖掘。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因为古墓盗挖严重,至今没有出现有价值的随葬品,所以墓主人身份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将成为谜团,“如果出土铜剑、兵器,上面的铭文就可以成为判断的依据”。
据了解,在市郊城东香山附近,有许多春秋古墓,以大二房的圣人山石室古墓为最。而葛山、酒缸山、石旗山、梅岺、棺材岙、坟庵、六房也有许多古墓,多年来成为掘墓者的乐园。
无论是否有陪葬品出现,光是这个墓基结构就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这位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在考古挖掘工作正式结束后,将会发布完整的结论报告,“如果墓区周围没有发现相关的陪葬坑或陪葬品,不排除搬迁墓基结构进行异地保护的可能”。
来源:绍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