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工曾月英用绳子牵着儿子在清扫道路 |
一张城市美容师带着3周岁的儿子上路清扫的照片,近日在新浪微博被数百人转发,“同情、感人、无奈、心酸、母子连心!”各种评点纷至沓来。
这是一张让人感动的照片,这是一张令人无奈的照片,这更是一张让人心酸不已的照片。作为这个照片的主角——一个清洁工,我们的社会给了她一个很美的名字:城市美容师,是的,他们的确是一群给城市做美容的人,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光鲜美丽,但他们在给城市人群和城市外观做美容的同时,他们自己的生活却那么的“蓬头垢面”,没有尊严。
长久以来,我们关注更多的是乡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境遇和困难,对跟随父母到城市里的孩子的上学以及安全问题可能关注度要比留守儿童少一些。其实无论是佛山五金城的小悦悦,还是照片中清洁工绳子那头的三岁孩子,他们都是一些乡村务工群体因为生活贫困和家庭原因被迫带到城市里来跟随父母生活的群体。虽然他们来到了城市,但并不代表城市就能接纳这些务工群体的后代。户籍、学费、没人托管、歧视目光,安全,每个具体的原因和困难都能很轻而易举的将这些孩子拒之于城市幼儿园和小学的门外。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各种民办幼儿园也逐渐增多,但由于民办幼儿园在资金投入方面以及办学水平方面的不足,很多地方考虑到安全问题,将民办幼儿园的创办门槛提的很高,尤其像北京、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来这些大城市务工的群体不容易找到一些收费低、入学门槛低的幼儿园。日积月累,随着务工人群子女的增多,未入托人数越来越多,即使当地政府想解决这个问题,也是积重难返,不容易一下子安置。因此,在校园安全和办学门槛之间如何求得一个平衡,是一个各方都无解的困惑。
无奈之下,很多从事城市低端服务业的母亲只能将孩子带在身边照顾,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才会发生很多因为父母忙于工作而致使孩子脱离监管范围造成事故的惨痛教训。如何让这些为城市流汗流泪的乡村务工群体能安心工作,不再为孩子的教育和安全忧心忡忡,提心吊胆,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考验。
当前,对于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资质和相关管理制度,都还没有明确的法规和制度来进行规范和管理,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有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幼儿教育,同时政府必须拿出配套资金来进行扶持,并且建立严格的校园安全监测制度和网络,确保资本和校园安全的双重安全运行。
给清洁工拴在腰间的绳子那头的孩子一个可期许的美好明天,让他们这一代能和城里孩子一样快乐、平等、有尊严的幸福成长,这不仅仅是一个母亲最质朴的夙愿,也是一个开放、文明的城市应该有的情怀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