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方财力是保障
杜莉(复旦大学公共经济学系副教授):
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是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与地方自主发债之间的一种过渡方式。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发债,不仅可以引导地方政府逐渐规划自己的债务管理流程,优化债务结构,也有利于其规范融资行为,增加诸如提高透明度等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前,地方债都由财政部代发,隐含中央政府信用,现在变为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则是在强调地方政府还本付息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信用将取代中央政府信用成为主体信用,这意味着地方债能否被市场认可,地方政府的信用至关重要,其信用记录、偿债能力等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刘剑文(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
从长远来看,地方政府的发债应该遵守适度、从严、法治化的原则,提高立法的层级,不要轻易扩大发行规模,要将风险防范放在首位,随着试点的逐渐推开,还应有进一步的细化规定,例如规定地方债的用途是什么,如何偿还,如何监管等。
余丰慧(知名财经评论人):
从试点办法看,2011年试点省(市)政府债券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并且试点省市在规定时间将财政部代办债券还本付息资金足额缴入中央财政专户,对购买者应该没有风险。但关键是地方自行发行债券必须与其地方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相适应。否则,再健全的偿债保障机制都难以保障。
最大的保障是地方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规模。中央发行国债,偿还时最坏是通过发行货币偿还。而地方政府没有这个权力,两条路:一是本地的财力,二是中央兜底。同时,必须谨慎试点,稳步推进,防止一哄而起酿成新的债务负担和风险。无论是平台贷款债务还是发行地方债都是债务,最终都要偿还的。超过本地经济实力发债与贷款一样都会发生偿还不了的违约风险。
2股市债市影响有限
徐一钉(民族证券首席分析师):
地方债试点新政对股市的影响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对改变股市大趋势影响不大。因为,股市自身有其发展规律,受突发宏观政策影响而改变走势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汇金增持四大行,尽管短期翻红,但是仍没有改变股市持续下跌的局面。
曾祥天(信贷证券宏观分析师):
股市和债市有跷跷板效应,此举会影响一批混合式基金调整股市和债券市场的投资仓位比例。股市的钱和债市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运行的轨迹也不同。债市的钱多来自于银行系统,交易所债券基金,对股市流动性影响不大。目前,股市并不缺钱,只缺赚钱效应,市场处于下降通道中,大家都在持币观望,直到机构大举入场做多才能改变大势,2007年和2008年的走势就是很好的例子。
3地方乐见发债扩容
石磊(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通过发行地方债来增加保障房供给,进而降低公众对房价上涨的预期,这是地方自行发债改革的重大民生价值。可以预见,未来如能从面上实现地方自行发债,对于填补各地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缺口,将是一个有效支撑。
李燕(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评级部高级分析师):当前土地市场趋紧加剧了地方融资平台偿债风险。2010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中,接近38%是用土地出让收入承诺作为偿债来源的。一旦地价大幅下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偿还风险将增大。
苟燕楠(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等地率先试点地方自行发债具有象征意义,未来可以预见地方自行发债将“扩容”,但究竟效果有多大仍有待观察。
贾康(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是推动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新部署,是探索地方融资“阳光化”的进一步尝试,也将推动建立地方政府举债的中长期制度框架建设。
(据《解放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