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9日讯
一说起崇贤,大家就会想到“崇贤蹄髈”。天一冷,杭州半山、临平、塘栖等地的人爱往崇贤跑,就是去吃崇贤蹄髈。这两天,食客中多了一个谈资——一个崇贤老板花了3万元,从一个临平老板手里把冷落了好几年的“崇贤蹄髈”商标给买回来了,打算把地道的“崇贤蹄髈”给吆喝吆喝。
“崇贤蹄髈”的叫法,据说就是他烧出来的
要说“崇贤蹄髈”,先说说春宝师傅,今年73岁的春宝师傅从18岁开始烧蹄髈,据说“崇贤蹄髈”的叫法就是他给烧出来的。春宝师傅叫王春宝,崇贤蹄髈是他受了东坡肉的启发,自己琢磨出来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给各村“烧酒席”,这道红烧蹄髈就开始出名了,很多人来学,他也大方不藏私,于是慢慢整个崇贤的蹄髈有了名气。
最红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春宝师傅去当时的崇贤乡政府食堂掌勺,那时候正值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之时,机关食堂几乎每天都有客人光顾,这“崇贤蹄髈”成了来崇贤办事的生意人的意外收获。这里还有个小插曲,说当时曾有几个来乡政府谈事的客人,一中午竟吃掉了5只蹄髈。
1985年,崇贤乡成为余杭第一个亿元乡时,乡党委书记就对掌勺的春宝师傅开玩笑,是崇贤蹄髈把各地学经验的人吸引过来了,还曾有“蹄髈经济”一说。
可惜的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很多人追求苗条,不吃肉,蹄髈有些遇冷。但这些年风向似乎又变了,崇贤蹄髈又开始受到追捧,很多食客慕名来吃,已经退休十多年的春宝师傅更是重新出山,到处帮人烧蹄髈。
3万元,买回“崇贤蹄髈”商标
6年前,精明的饭店老板张建伟把“崇贤蹄髈”给注册了,这本来是好事,可惜张建伟不是崇贤人,而是临平人。这让很多崇贤人颇有怨气,怎么临平人能注册“崇贤蹄髈”呢?
其实,当时张建伟也想把“崇贤蹄髈”发扬光大,他邀春宝师傅去他那里烧蹄髈,但春宝师傅觉得临平太远,加上身体不是很好,就谢绝了。
不知是因为没有春宝师傅掌勺,还是因为缺少了崇贤的地气,总之“搬”到临平的“崇贤蹄髈”怎么都找不到原来的味道,食客们一吃就觉得不对味,不正宗。
另一边,很多崇贤人对“崇贤蹄髈”被临平人注册走了还是耿耿于怀,崇杭大酒店的老板何建欣就是其中一个,他吃惯了“崇贤蹄髈”,想好好吆喝吆喝这道美食,却被商标束缚了手脚。
3个月前,他请春宝师傅到酒店烧蹄髈、带徒弟。老师傅出山就是不一样,现在春宝师傅一天要烧40多只,客人吃完了还要外带,甚至很多人打电话来问,有没有外卖。
通过余杭区工商部门牵线,就在前几天,何建欣和张建伟达成协议,花3万元重新买回了“崇贤蹄髈”的注册商标,“崇贤蹄髈”总算是又回家了。
自己在家也能做,窍门就是“三步火候”
昨天,记者尝到了春宝师傅亲手掌勺的崇贤蹄髈,春宝师傅50多年的功力果然了得,这蹄髈烧得酥而带甜,油而不腻,味道入“肉”三分。
春宝师傅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秘方,说出来也不怕大家学。
崇贤蹄髈用的是猪后腿肉,大小几乎都是两斤半到两斤八两,用料也没什么特别,老抽、老姜、葱,饭店里用的是大灶铁锅,烧出来味道更正些,在家用电饭煲也能凑合,烧烧要3个钟头。
要说窍门在哪里,无非是“三步火候”:先用旺火把咸味逼进肉中,再用文火焖它酥烂,最后用旺火把汤熬浓,最后一道旺火就是他的独创。
话虽如此,真的要自己做,哪有这么容易,要不“崇贤蹄髈”也不会成金字招牌了。
“崇贤蹄髈”回了家,春宝师傅也很高兴,他说自己年纪也大了,总有一天会烧不动,多带些徒弟出来,让更多人都能吃到地道的“崇贤蹄髈”。
很多人对商标的事有疑问,“崇贤”是个地名,能随便注册么?春宝师傅烧的蹄髈叫了“崇贤蹄髈”,那以后别的崇贤人烧的蹄髈还能叫“崇贤蹄髈”吗?
记者昨天咨询了杭州市工商局商广处,工作人员说县级以上的地名确实是不可以注册的,但如果加上地方特色,例如临安山核桃什么的,叫做“证明商标”,是可以的,不过有很多条例限制,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注册的。早期的时候因为大多数人商标意识薄弱,所以条件会稍微放宽些,现在申请就比较有难度了。另外,“崇贤”是乡镇,并不是县级,申请人符合相关规定是可以注册的。
当然,注册成功了就受保护了,别人就不能再用“崇贤蹄髈”这个商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