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9日讯
80岁的温州市民周老太太已经大半天不敢出门了,原因竟是一只流浪狗不偏不倚躺在她家门口一动不动,这小家伙浑身脏兮兮、还发出阵阵恶臭,老太太惊恐万分,四处求助……
讲到流浪狗,我们不由会在脑海里想起,那些眼神惊恐、毛发耷拉的小家伙在街头巷尾奔跑觅食的身影,它们从何而来,是谁遗弃了它们,被遗弃后它们的命运又会如何?它们的存在,对百姓的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
流浪狗堵门急坏居民
周老太太家住桥儿头迎春组团6楼,那天晚上,她准备出门时突然发现家门口躺着一只小狗挡住了去路,它体毛脱落严重,发出阵阵恶臭,有气无力的,似乎是生病了。老太太有点害怕,却又赶不跑它,只好回屋不出门。直至第二天中午,小狗仍然躺在大门口不愿离开。“它肯定是生病后被人扔掉的,看着又觉得可怜,但也不能总待这里啊。”随后,老太太开始想方设法让小狗离开或是有地方可以救治它。
她先是向居委会求助,社区保安拿着绳子来帮忙,但没能赶走小狗。而后,她向行政执法“96520”求助,接线员说,家禽归他们管,狗归公安管。于是,她又打给了“110”,不一会,辖区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他们有点面露难色:“我们也没工具抓狗呀。”找了半天,民警在二楼一户人家借了把铁锹,硬生生将小狗往一楼赶去,直至赶到小区外,小狗又耷拉着脑袋沿着路边往远处跑去。有人问,难道没有小狗收容所吗?民警的回答有点尴尬:“真不知道。”
流浪狗存在潜在隐患
周老太太的烦恼算是解决了,但事后邻居们纷纷议论:这种处理方式只是拆东墙补西墙,治标不治本的呀,这家一走,没准又去别家了。
随后,记者在市区的街头巷尾逛了一圈,发现流浪猫、狗时常可见,它们在垃圾堆里觅食,疾奔剩饭剩菜而去,看着着实可怜。
我市疾病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指出,流浪猫狗长期生活在外面,一方面缺少食物、卫生状况差,特别容易感染和传播疾病,影响公共卫生;另一方面因为缺乏关爱,这些流浪狗的性情也会变得怪癖狂躁,攻击性强。此外,它们一旦在野外病死而不被掩埋,尸体上的大量病菌将直接或间接污染环境,对人类构成潜在威胁。
由于流浪猫狗无人管理,所以在繁殖问题上处于放任状态,尽管流浪猫狗的成活率不高,但繁殖力非常惊人。流浪动物的不断增加,无疑已成为城市中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问题。
民间组织已救助600多只流浪狗
“最近天气变化异常,宠物容易得病,这恰恰造成了遗弃宠物的高峰期。”杜子是我市一个民间组织——流浪狗救助小组的成员之一。随着市区近年来的宠物热,流浪猫狗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在2008年9月,他们这支救助小组就因此成立了。
杜子介绍,这支救助小组的成员都是志愿者,经过3年多时间,目前已经发展到100多个固定成员,救助流浪小动物600多只。他们依靠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来筹集救助资金,再通过网络论坛等方式公布救助热线。通常,流浪小动物们都会有些伤病,他们就将它们送至宠物医院进行救治,对于病入膏肓的实行安乐死,对于健康的送至固定场所收养,随后再通过网络公布小动物的状况,呼吁爱心人士前来领养。
这支民间救助小组的负责人坦言,市区还有很多流浪猫狗得不到救助,他们因为资金和收容场地等问题也有点力不从心。
市区犬类管理工作仍处停滞状态
关于市区猫狗怎样处理?不少市民都盼着政府部门能建立长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同时健全民间流浪动物认养制度,并划定一定的场地和提供部分资金,由民间组织具体负责流浪动物的收养。
实际上,近年来恶犬伤人的事件频见报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去年5月份,市区金伦花园两只失控藏獒将一女子咬得伤痕累累。自此以后,市民对于加强犬类管理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然而,直至今日,市区犬类管理工作仍处停滞状态。
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犬类管理工作处于停滞的原因是:收费平台、临时留检所土地、辅助工作人员的指标等关键性问题还需要各部门协调解决。记者殷诚聪
记者手记
印度的圣雄甘地说过:“从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这个民族是否伟大,道德是否高尚。”
在此,我们衷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加紧落实城市养犬管理工作,给市民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而养宠物的人也应多一份爱心,如果不能保证自己宠物的幸福,最好还是不要购买或者豢养,不要让自己的宠物成为城市“弃儿”,进而成为危害别人生活的“杀手”。
来源:温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