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海宁11月29日电 在海宁硖西社区,说起荆文斌,很少有人不知道的。这位老人义务教附近的农民工子女学习民族乐器,已经坚持了7年。在他的指导下,有许多孩子通过了乐器考级,最高的考取了竹笛9级,还有几名孩子考上了专业艺术院校。
2003年,荆文斌和妻子来到海宁投奔亲戚,他们摆过大排档,开过小饭店,生活能够维持,但荆文斌的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一天,荆文斌在小区的井边拉二胡,正巧一对母女过来洗衣服,听到悠扬的乐曲声,这位母亲兴奋地拉着他说:“师傅,你拉得蛮好的嘛,我们女儿也很喜欢音乐,不如你教教她吧。”荆文斌一口答应了。
一传十,十传百,听说有人义务教小孩学乐器,附近许多家长都找上门来,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民工家庭。荆文斌说,自己的音乐梦想没能实现,现在终于可以帮助这些农民工子女实现梦想。这几年,他已经陆陆续续地带了30多名孩子。
因为场地问题,这几年,荆文斌的“音乐教室”一直处于“打游击”状态。在小区草坪上,遇到刮风下雨、天寒地冻,就没办法上课;在车库里,经常有汽车进进出出,不仅影响交通,安全也成了大问题。最终,他把“教室”搬到了小区附近的一座大桥桥洞里。
在这个过程中,荆文斌没少吃苦。孩子们练习拉奏乐器难免带来噪音,他曾因此招来附近居民的辱骂,甚至挨了打。
2008年,荆文斌夫妇的小饭店倒闭了,妻子劝他一起回辽宁老家。荆文斌恳求:“老伴,等我把这些孩子带出山了,再回去好吗?他们需要我。”妻子同意了。
为了能让荆文斌安心给孩子们上课,妻子挑起了养家的重任。她在家做起了小工,帮一些工厂剪线头、贴商标,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有一次,孩子们看到荆文斌的妻子正在贴商标,便主动帮忙。可没想到,这引起了家长的误会。“有的家长以为我们让孩子帮忙干活,就不让孩子在休息时间到我这来了。”荆文斌告诉记者。
“你这是何苦呢?”在妻子哭劝下,2010年4月,他和妻子离开了海宁。
这一年,荆文斌一直惦念着孩子们。今年4月,有一位家长打电话向他求助,请他带孩子到杭州参加音乐专业考试,他迫不及待地回到了海宁。“为了这些孩子,能忍都忍了,不管再苦再难,我都愿意。”
团省委以及海宁市有关部门知道荆文斌的情况后,经过多方联系协调,终于在永宁中学找到了一间教室。学校免费为他和孩子们提供教学场所,每周末及节假日,他都可以在这里上课。
荆文斌心里充满了感激:“这下,孩子们总算可以安心学乐器了。”说起未来的打算,荆文斌说,他会一直坚持下去。“还有许多农民工子女需要我,孩子的音乐梦想,也是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