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1日讯
嘉兴平湖法院的审判庭,不经意间迎来了一个“全省第一”——全省第一例环保公益诉讼案。
去年9、10月间,一家环保服务公司,帮4家皮革企业把5000吨含铬的污泥倾倒进了当地的二级水源保护地,最终当地各部门紧急处置才最终顺利化解。
时隔一年之后,以平湖检察院为原告的诉讼,终于进入庭审阶段,原告要求五家公司赔偿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4万余元。
制皮企业的5000吨含铬污泥
填满一个池塘
熟悉皮革行业的人都知道,鞣制皮革这个环节,是最容易产生污染的,污染物之一就是含铬污泥。
而铬,和铅、汞、镉等一起,已经被列为重金属污染防治中的第一类规划处理对象,比如要严格综合防控。
所以说,处理含铬污泥,一直是不少皮革公司头痛的事情。
嘉兴的这家绿谊环保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谊公司”),却说自己“有办法”。于是,海宁蒙努集团等四家皮革公司就把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5000吨污泥,委托给绿谊公司处理。
绿谊公司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它跟平湖当湖街道的大胜村签了个倾倒污泥的合同,接着隆隆的载重卡车就把污泥倒进了那里的一个池塘里。
老百姓很快发现了问题。
去年的11月1日,平湖市环保局开始接到群众举报,到现场一看,发现池塘已被5000吨含铬污泥填满。
赚了每吨120元的处理差价
污染了饮用水源保护区
随即,环保部门立案调查,要求绿谊公司限期清除污泥,一张5万元的罚单也马上开出。
清污工程,一直到今年9月才完成。
9月2日,绿谊公司提供了专业机构的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倾倒污泥的这块场地土壤中,含铬量已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
11月3日,平湖检察院以公益诉讼原告的身份,将绿谊公司和蒙努集团等四家公司告上法庭,请求5被告赔偿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计人民币54.1万元。
7天之后,平湖市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此案。
昨天开庭之时,5个被告中,只有绿谊公司和蒙努集团的代理人出庭应诉,另外3被告无正当理由缺席。
庭审过程中,绿谊公司还“喊冤”,说当初并不知道倾倒之处,是平湖饮用水的二级保护区。
但检察院工作人员随即反驳,首先,绿谊公司并未取得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现在处理含铬污泥,本身就是违法;其次,按照相关规定,含铬污泥也是不能随意倾倒的:“你们其实就是为了贪小便宜,因为根据我们调查,一吨含铬的污泥要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需200元,而倒在那里,则只需运费80元。”
54万是政府垫付费用
提起诉讼是为警示更多企业
原告要求5个被告一共赔偿54.1万元,这个数字怎么算出来的?
原来,在清除污泥的过程中,平湖环保局、当湖街道、城投公司都帮了忙,3家政府部门一共垫付了54.1万元,其中就包括污泥场地边河堤加固费59400元、污泥场地后续处理费用233523元等多笔费用。
一位知情人士说,这54.1万元,本就该由5家被告来承担:“他们造成的损失,怎么能叫政府来买单帮他善后呢?”
那为何要以一场公益诉讼来高调追讨呢?
参与起诉的检察官陶伯进说,进行公益起诉,更多的是考虑给有关企业一个警示作用:“通过该案,希望让所有企业知道,再污染环境,除了行政处罚之外,还要面临法律的制裁。”
记者了解到,昨天庭审的最后,当庭参加诉讼的原告和两被告均愿意庭外自行协商,法庭予以准许,未当庭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