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龙在整理他的发明专利资料。
浙江在线12月01日讯
【奇人奇事】
42项国家专利
找不到“婆家”
69岁的朱明龙是义乌后宅街道马踏石村一名普通的农民。生活清贫的他,对创造发明情有独钟,自从1985年发明“节能炉灶”获好评后,一发而不可收拾,至今已拥有42项国家专利。
“发明其实并不难,怎样把专利转化成产品倒是一大难题。”上周六上午,朱明龙捧着厚厚一叠专利证书说,他深为发明专利找不到“婆家”而可惜。
【记者追踪】
他从小爱鼓捣
被人戏称“爱迪生”
朱明龙从小就爱捣鼓,不管是玩具、家具,看到哪里有缺陷,就有想改变它的冲动。读书期间,他常被同学戏称是义乌的“爱迪生”。
朱明龙说,他对物理特别有兴趣,每次考试总名列前茅。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退伍后,朱明龙回家务农。农闲之余,他开始钻研起“节能炉灶”、“新型插秧机”等一些生产生活用品的改良设计。1985年4月1日,《专利法》颁布实施。朱明龙兴冲冲地把自己设计的“节能炉灶”图纸送到当时的义乌能源办,开始为自己的设计申请国家专利。从此,他的发明热情更是一发而不可收。
每年都有新发明
生活清贫乐此不疲
第一个专利获批后,朱明龙信心大增。之后,他每年都会有一两项新的“发明”问世。最近几年,义乌对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重视,朱明龙的想法也越来越多,他设计的新产品图案一款接一款。
为何不把自己的专利转化成产品并投放市场?朱明龙说,年轻的时候,他也曾想办厂生产新型的专利产品,但苦于无资金、场地。朱明龙和妻子至今仍住在只有54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朱明龙说,为申请国家专利,他不仅投入大量的精力,还花了大笔资金。有时,他不得不把妻子打工挣来的钱也拿出来,“光寄给国家专利局的专利申请费就有9万多元”。虽然生活清贫,但钟爱发明的朱明龙对申请专利乐此不疲。
朱明龙表示,他最大的愿望是将发明专利“嫁”给义乌企业。
“远洋海难救生舱”
自认是最看好的专利
朱明龙设计的专利作品涉及很多领域。在众多专利中,他最看好名叫“远洋海难救生舱”的设计。“这是一种水上救生器材。”朱明龙说,现有的水上单人救生器材只有救生衣和救生圈,这两种器材都须让使用者的身体直接浸泡于水中。而他设计的救生舱,包括能阻挡水流涌入却可让空气流通的防水罩,具有上联下挂功能的装甲救生圈和密封防进水的袖管、裤管、敞口防水套等三大主件,能让使用者将整个身子藏在里面隔水漂浮,且其重心落在救生圈漂浮面以下1米多深的水中,极大地增强抗风浪颠簸性能。
“这项专利一旦投入生产,肯定会有不错前景。”朱明龙说。
“来信要求购买专利的外地人很多。”朱明龙拿出装在一个纸箱里的一大叠信件,有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企业,也有来自宁波、温州的省内厂家。但在5000元起价的专利出让价面前,最终没有人出手下单。
来源:浙中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