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2日讯
当下,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陆续进入婚育年龄,“四二一”家庭模式非常普遍。两个独生子女组建家庭后,通常要承担四位甚至更多老人的赡养义务。虽然中国信奉“养儿防老”,但是把失能老人送进养老机构仍是很多家庭不得已的选择……
这些年来,台州养老机构不断扩大,可还是跟不上老人数量的增加。这除了硬件设施等需要扩充外,一个最大原因是由于养老护理人员难找。
现状
养老护理
护理紧缺,院长一个顶俩
椒江康平托老院是市区最大的民办养老机构,2005年创办至今,已经有六个年头了。
从原来的50多个床位到现在的200多个,康平托老院里的老人越来越多。对于院长陈雪兰来说,这意味着要比以前多三四倍的护理人员。但是现在,哪怕扩容一倍的护理人员也是件难事,“我们三天两头跑人力市场,总是找不到人。好不容易找到了,没做几天又有人要走”。
离过年不到两个月了,陈雪兰更是着急,又有几个护理员要回家过年离开托老院,“院里实在没人,我自己就上。甚至有时候一个人要顶两个人工作”。
这几天,陈雪兰不但自个儿照顾老人们,还拉上侄女们过来帮忙。当记者走进托老院时,她正忙着给100多位老人洗衣服。
一个平均照顾近十人
除了民办托老机构,公办托老机构也同样遇到护理人员短缺的情况。在椒江福利院,院长林莉告诉记者,按照标准,一个护理员照顾四个老人,“但是,我市养老机构通常是一个护理员忙活近十个老人的事情”。
“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很少有人愿意照顾老人。”林莉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是“求”护理人员上班。为招到人,椒江福利院还为员工设置了各种养老医疗基金,员工长期上班还可以享受各种奖金,月工资2000多元。即使这样,仍不能吸引更多人当养老护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