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陈明光
年龄:95岁
现居地址:广东省兴宁县石马镇新田村
人物档案:陈明光曾是19路军78师工兵营第4连少尉排长,参加过淞沪会战。后考入广州军政干部学校、黄埔军校四分校第1期学员总队(黄埔15期步科),毕业后进入独立第九旅626团,在粤北会战指挥战斗时左手被打掉一小截手指。后又到第七战区兵站总监部,其时为上尉。
老人有个未了心愿
陈明光,曾经是个海宁女婿,上世纪50年代与前妻鲁菊英(美)离了婚。
陈老找前妻的消息最早来自网名为“霖-坚”的一条新浪微博。经过私信联系,记者和发微博的黄小姐取得了联系,她是广东一个关爱抗战老兵论坛的志愿者。
黄小姐告诉记者,陈老今年95岁,除了身板略微佝偻,身体还很健康,一顿能吃两碗饭,喜欢抽烟,可以不戴眼镜写字和阅读,耳朵也不背,村里的春联还都是他写的。陈明光现在和儿子一家十几口住在一起,以务农为生。
“陈明光的儿子向我们转达了老人想和前妻再见一面的愿望。”黄小姐说。
一封信成唯一的线索
据陈家人说,鲁菊英(美)老人老家在海宁,如果还在世的话,今年应该是95岁左右。
在黄小姐的帮助下,记者和陈明光老人的独子陈文钦取得了联系。今年63岁的他只会说客家话,所以沟通起来很费力。他告诉记者,他父母是在杭州认识的,两人曾经在杭州市南星桥静修庵后面的婺源会馆住过。
解放前后,夫妻俩就一起回了广东兴宁。1954年,鲁菊英(美)和陈明光离婚回了海宁老家,当时陈文钦才6岁。“我当时还小,对母亲没啥印象,听父亲说,她1955年10月的时候寄来一封短信,说有空会来看儿子,之后就音信全无。”陈文钦说,因为过了那么多年,信已经不见了,但是父子俩对信上所写的地址倒是记得挺清楚,“是海宁县许村区摇亭洋麻厂。”
陈文钦告诉记者,因为老父亲是军人出身,总带着一股子硬朗,在家人面前从来不提起他的母亲,只是偶尔会叹一句“真的找不到了啊”。“其实他只是嘴上不说,我们都知道他很想念我的母亲,我女儿两年前还特地跑到海宁去找过,但还是找不到。”
陈家人也没有鲁菊英(美)的照片,所以手头上能确定的线索就只有一个地址,还有老人的年龄。
记者亲赴许村寻找
为了寻找这位老人,记者首先请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帮忙在公安户籍网上寻找海宁籍名叫鲁菊英或者鲁菊美的老人。然而,户籍网上显示,海宁并没有叫鲁菊美的人,而名叫鲁菊英的有两个,一个在许村,一个在盐官,但都是1953年出生的,年龄上并不相符。
昨天,记者一路找到了许村摇亭洋的这间麻厂,据当地村民说,这里属于许村镇荡湾村。在热心村民的帮助下,记者找到了荡湾村的老书记周云飞,但是当周云飞听到记者要找的人名叫鲁菊英(美)时,他很肯定地说:“荡湾村从来没有住过一个姓鲁的人。”
周云飞告诉记者,摇亭洋的麻厂2001年发生过锅炉爆炸事故,如今麻厂已被废弃。但是摇亭洋还有两位80岁左右的老人曾经在麻厂工作过,一位名叫沈桂田,今年79岁,另一位名叫沈文娥,今年82岁。也许她们能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
随后,记者找到这两位老人并得知,当年的麻厂设有整理间、出件间、晒洗间、打包间等车间,沈文娥和沈桂田在出件间和晒洗间工作过,但遗憾的是,她们印象中并没有鲁菊英(美)这个人。
两位热心的老人还帮忙向村里另外一名在麻厂待过的老人打听,可是经过他们的集体回忆,确定整理间和打包间也没有鲁姓老人。老人们觉得,鲁姓老人回到海宁后很有可能改了姓名,也有可能她并不住在荡湾村。
至此线索似乎断了。记者再次致电陈文钦,这次接电话的是陈明光的孙媳何女士,她告诉记者:“奶奶鲁菊英(美)的年龄应该是85岁,爷爷可能年纪大了,之前搞错了。”
年纪一下子小了10岁,寻找的难度会不会变小?如果你也想帮这位九旬老人寻找前妻,促成团圆,欢迎给本报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