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12月11日讯
仰望浩瀚的星空,深邃而神秘,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着迷,并不懈追寻。
刚刚过去的2011年深秋,这片天空再度成为中国人表演的舞台——“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成功对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新的跨越。
而你可曾记得,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与一位人民科学家的名字紧密相连,他就是:钱学森。
今天是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仰望星空》在其故乡杭州首映。本报记者专访该片总导演陈真,一起走近“钱学森”这部丰厚隽永的大书。
“你在一个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是否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失望?不,决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1935年,钱学森考取留美公费生后曾在杭州笕桥机场实习,并在《浙江青年》发表了题为《火箭》的论文。写下这些激情飞扬的文字时,年仅24岁。
这,或许就是钱学森征服宇宙的梦想发芽、生长的起点,从此,他的梦想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想紧紧联在了一起。而这,也是陈真为《仰望星空》设定的切入口——一句誓言,转眼已过去70多年,抬头望望这片美丽的星空,多少次在他的指挥下划出了耀眼的中国轨迹?
或许是长期从事保密的国防科研工作,或者是生性低调淡泊名利,对公众来说,钱学森是一个“大科学家”,也始终是一个“谜”。作为一位丈夫、父亲、同事、朋友,钱学森有着怎样的个性与性格?5年前,陈真自告奋勇承担了拍摄传记电影的工作,要当那个解“谜”的人。
观众熟悉陈真,是因为他的那部曾获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的《布达拉宫》,也因为他曾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百姓故事”制作人,但他的“钱学森情结”究竟从何而来?
故事要从1997年说起。当时,陈真担任了12集文献纪录片《周恩来》的执行总导演,由于钱学森与周恩来有着相当密切的交往,被列为重点采访对象之一。但上至中央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摄制组唯有在邀请钱学森的时候碰了钉子。费尽周折,钱老因为总理破了避见媒体的先例,话一起头,整整讲了一个小时,思路敏捷得一点不像是年近耄耋的老人。因为那次效果远超预期的“一面之缘”,也开启了陈真对钱学森的兴趣。
但要把一份几近空白的“人生履历”填补完整,其困难可想而知。为了确保纪录片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头两年,整个摄制组做了大量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的发掘、搜集和考证工作,足迹遍布海内外。
渐渐地,从钱老亲朋好友的口中,一个立体生动、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开始丰满起来:“无论什么场合,钱学森的腰杆都是挺得笔直,风纪扣都是扣得严严的。”“那时基地条件特别艰苦,他和普通官兵一样喝又黄又涩的水,蘸着咸盐吃窝窝头,从没一句怨言。”“他闲时喜欢自己做饭,最拿手的是一道鸡汤面,就是正宗的杭帮菜做法。”
但问题随之而来:钱学森近百年的传奇人生,怎么能在100分钟的电影纪录片里讲得完、讲得好?陈真想到了钱老最亲近的人——妻子蒋英和儿子钱永刚。“在《仰望星空》中,除了爱国与奉献精神之外,感情因素成为了勾连全片的结构要素,让不少观众大呼意外,继而又引发了共鸣和启迪。”陈真说。
拂去历史的尘埃,并不妨碍我们看到半个多世纪前那段青春岁月的鲜亮和浪漫:钱学森的夫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蒋英是陪伴钱学森时间最长的人,在她3岁时,就被父母送到钱家,成为了钱家的女儿。那时,她一点都不喜欢钱学森这个“大哥哥”:“他不会跟小妹妹玩,只是看着我。”但在20多年后的一次聚会上,蒋英成为了钱学森的心动对象:“吃饭的时候我就觉得,他怎么眼睛不朝左看也不朝右看,老对着我看。没过多久他就跟我说,‘你跟我去美国,好吗?’”面对镜头,蒋英娓娓道来。
陈真发现,越是走近钱学森,越是让他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平时沉默寡言,讲课时却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曾经醉心于音乐、摄影,却因为忙于科研而成了一个近乎刻板的‘工作狂’;几乎不参加具体的科研攻关工作,却正确规划了中国国防航空事业发展的具体路径,堪称一位‘战略科学家’。”陈真一口气罗列了钱学森身上的三组“矛盾”。也因此,与一般的传记片不同,《仰望星空》里的感情色彩更为丰富,人物个性更为生动、真实。该片在送审时,获得了与会专家一致的满分肯定,这在此前从未有过先例。更令陈真感到高兴的是,昨天,数百位北京中学生集体观看了影片,不少学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反响非常热烈。
不少观众都记住了片中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的一句话:“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国家,给了航天。”这确实是对钱学森一生最准确的概括。而陈真很少对人说,他最喜欢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在1997年那次珍贵的采访中,钱老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趣事,面对镜头,突然笑得像个孩子。11年来,每当看到这个画面,他的心里都会想到四个字: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