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图为教育部首批授牌命名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杭州胜利小学,学生正在使用笔记本电脑查找资料。
浙江在线12月16日讯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成为浙江省教育发展的规划之年。紧接着2010年12月颁布的《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浙江省编制出台了《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
这一系列的规划,向我们展示了浙江省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发展蓝图。我们的教育,将有怎样的明天?教育现代化将怎样实现?这关乎千家万户,关乎社会的未来。本报专程与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一次对话,请他对浙江教育“十二五”规划进行了解读。
“十一五”解决了“有书读”问题
为“十二五”奠定了基础
问:我们看到浙江省教育的“十二五”剑指“现代化”,请问浙江省提出到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基于怎样的现实基础?
答:围绕“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努力建设教育强省”的总体目标,我们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到201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位居国内前列;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省,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我们认为,这样的发展目标,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十一五”期间,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省扎实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既从总体上解决了“有书读”问题,又在解决“读好书”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十二五”时期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省教育事业实现并巩固了两大历史性跨越:一是基础教育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向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段十五年教育的跨越,二是高等教育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同时,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保障条件大为改善,教育改革和开放不断深化,教育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尤为重要的是,“十一五”期间,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和理论指引下,全省教育理念加快向科学和谐发展转变,教育工作重心加快向以内涵建设为主转移,育人模式加快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转换。
“十二五”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省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新时期发展不仅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与社会转型升级,迫切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和科技竞争,迫切要求提升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迫切要求推进教育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和发展,迫切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创新作用。
80%以上县(市、区)将达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标准
问:“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哪里?
答:“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80%以上县(市、区)达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标准,30%左右县(市、区)达到教育现代化达标标准。
具体来说,我们将抓好十二大工程:幼儿园等级提升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特色示范高中建设工程、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高等学校优势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工程、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终身教育网络和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大学生德育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学生体艺素质提升工程、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培训工程、教育国际化推进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学前教育重点放在“实现上等级”上,义务教育重点放在“实现高水平均衡发展”上,普通高中教育重点放在“实现多样化发展”上,职业教育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能力”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力”上,特殊教育重点放在“完善布局”上,继续教育重点放在“完善体系建设”上。
问:“十二五”期间,浙江的教育会实现怎样的具体发展目标?
答:“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目标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一是现代教育体系基本构建。农村教育、学前教育、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明显加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增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形成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融合,现代产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紧密结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有机衔接的现代教育体系框架。
二是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继续提高。到2015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6%,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6%;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
三是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初步建立起科学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导向机制。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基本达到设置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更趋多样,学生素质、创业就业能力普遍提升,人才结构调整优化机制基本建立。
四是教育公平制度不断完善。城乡、区域、学校间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中小学校比例达到85%以上,等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85%以上。助学体系更加完善,贫困家庭子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群体接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得到有效保障,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五是教育信息化格局基本建立。到2015年,全面建成省、市、县(市、区)、校互联互通信息网络,带宽1G以上的中小学校园网比例达90%,多媒体班套比达到1∶1,计算机有效生机比达到5∶1。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获得知识能力普遍提升。中小学校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配备达到省定装备标准,高校实验实训设备超过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六是教育改革和开放全面推进。教育“三个优先”保障机制不断巩固。公办教育体制不断完善,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教育对外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15年,普通高校在校生中留学生比例力争超过2%,专任教师留(访)学3个月及以上比例平均超过15%。
深化教育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着力点
问:我省一直力推教育改革,这项工作在“十二五”期间怎样再继续深入?
答:深化教育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着力点。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领导为组长的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研究、部署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协调解决教育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突出问题。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20个成员单位积极参与、支持、配合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根据教育改革的需求研究提出改革措施。同时我省放手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大胆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目前各项改革试点进展顺利,不少试点项目已取得重要进展。
比如,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作为唯一一个承担此项综合性教育改革试点的省份,我省已经研究提出了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教师身份和待遇、建立公共财政扶持政策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措施。
比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改革。着眼于增加教师培训的选择性、培训机构的竞争性,即把“培训什么、什么时候培训、到什么地方培训”的选择权交给老师,我省于2010年12月制定了《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5年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同时制定了《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办法》等配套文件,鼓励社会培训机构竞争参与教师培训。这项制度从今年开始已在全省范围全面实施,共有104个培训机构开设2877个培训项目供广大教师选择,有39.8万人通过培训平台自主选择培训项目。
问:大家都觉得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孩子课业负担太重了些,所以想问一下,关于推进素质教育,在课程和评价体系方面的改革,在“十二五”规划里面有怎样的设计?
答:《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为出发点,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加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这是我们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重点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调整改革。按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的学校特色、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的原则,我们确立了“减总量、调结构、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并研究制订了系统性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目前整个方案正在广泛征求意见。我们希望,通过大力开发选修课程,全面实施选课走班制,全面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在普通高中努力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课程开发权交给老师、把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学校的多样化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从2010年开始,我省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提升传统专业”的要求,鼓励以市为单位统筹调整所辖各县(市、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同时允许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主体专业、省级示范专业以及经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部分相关专业在地市范围内跨县域招生。这一改革使中等职业学校的主体专业更加突出,专业设置更加合理,提高了中职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匹配度,促进了职业学校的特色发展和专业布局结构的优化。
我们已经开始尝试从大学开始的评价体系改革,完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强化中考招生的素质教育导向。在坚持和完善统一高校招生制度的基础上,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为导向,探索多样化的高校招生考试录取模式。今年我省首先在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尝试深化完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即按照“自主测试、参加高考、综合评价、提前录取”的模式,尝试将成长性评价和一次性评价相结合。按此方法今年两校共录取260人,有效扩大了学校和考生双向选择的空间,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全面,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充分体现。
教育现代化浙江先行
方展画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战线的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以改革作动力,以创新谋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此基础上,《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又以全新的视域描绘了“十二五”期间全省教育发展的蓝图,提出了今后五年浙江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的奋斗新目标。
《“十二五”规划》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的背景下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1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志是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这就为我省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浙江地处长三角,是我国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100亿元,居全国省区第四位。在这种社会发展背景下,浙江教育事业在新的五年计划中理应领跑,而领跑的“标杆”理应是“教育现代化”。
现代化(Modernization)一词大致出现于十八世纪70年代,其基本涵义有二:(1)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2)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因此,现代化表征着当代价值的新诉求,简单地说,就是:民主与公平、法治、理性、效率、国际化、科技革新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诉求也然。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我省《“十二五”规划》吹响了教育改革向纵深挺进的“集结号”,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内涵,转换育人机制,将成为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在这里,我们不妨梳理一下《“十二五”规划》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关注重点”及其“关键词”:
——学前教育关注的重点是“提高办园水平”,关键词:强化政府职责、提升教育质量;
——义务教育关注的重点是“高水平均衡”,关键词:教育公平、小班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普通高中教育关注的重点是“特色发展”,关键词:多样化;
——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键词:职教资源合理配置、专业结构优化、中高等教育衔接、教育培训;
——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是“质量提升”,关键词:高校特色发展、结构优化、科技创新;
——特殊教育关注的重点是“学校设置布局”,关键词:布点建设、经费保障;
——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关注的重点是“公共平台和网络建设”,关键词:开放共享、服务体系。
教育事业发展“关注重点”的转移,充分说明了浙江教育现代化将高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旗帜,全力实施“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实现协调、增强活力、强化服务”的教育发展要求。可以期许,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在一个并不遥远的未来,浙江的教育将会建设成一个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内涵丰富、活力盎然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充分地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功能,为浙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顺利推进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文作者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到2015年,我省高等教育在全国省区中率先进入普及化阶段,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水平、竞争力、国际化程度提升最快的省(区)之一,形成“规模总体适度、结构明显改善、质量显著提高、特色比较鲜明、服务不断增强”的高等教育体系,为高等教育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规模总体适度。到2015年,全省高校数量包括独立学院控制在100所左右,校均在校生规模基本控制在目前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平均水平,特色高校和学科专业建设、紧缺人才培养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结构明显改善。到2015年,杭州、宁波、温州高等教育中心和其他设区市“一本多专”或“一本一专”格局和功能进一步完善,本专科教育和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大的发展,利用国(境)外资源建设高水平大学取得明显进展。
——质量显著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一批重点学科和专业达到国内以至国际先进水平,若干所省属高校达到国家“211工程”高校建设水平,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特色比较鲜明。各类高校定位更加准确,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建设得到全面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民办教育进一步巩固发展。高职教育优势继续强化。
——服务不断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为密切,科研成果推广运用取得明显成效,毕业生对经济和社会的适应能力显著提高。
全国第一个教育信息化专项规划——教育信息化“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浙江确立海洋强省战略后的专项高等教育海洋学科专业建设规划——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十二五”:形成区域与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高校海洋学科专业体系
到2015年,建成浙江教育计算机网、浙江省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浙江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浙江省教育管理与政务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浙江省数字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建立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和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浙江开放大学;教育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师生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基本建成网络全覆盖、资源全覆盖和服务全覆盖的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专项规划亮点纷呈
我省成为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省区之一——高等教育“十二五”:我省高等教育在全国省区中率先进入普及化阶段
到2015年我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海洋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形成区域与专业结构布局比较合理的高等学校海洋学科专业体系,若干学科专业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培养一批海洋应用型人才,基本完成对接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建设,海洋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有力支撑引领我省海洋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