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0日讯
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宣布在即,杭州作为候选城市正在静静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杭州将通过什么方式去捧回这块金字招牌?走进这座城市的肌体深处,我们又该如何解读杭州的内在生命力?
上周六,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在西子湖畔,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成功的秘诀,在于一个个普通的“你”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杭州依靠什么?
黄坤明说,自己最有体会的一点是:“文明城市创建,市民的自觉行动是最为深刻的原因,也是最为持久的动力。”想要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凭借的是广大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具体来说,首先创建靠民。
文明城市的主体是市民,市民的文明素质如何直接牵涉到城市的文明程度。比如现在所有的城市特别是大中型城市车辆比较多,文明出行的问题非常突出。杭州也曾经出现过醉驾等让人比较头疼的问题。杭州以此为契机,在文明出行上,发动群众并采取非常严格的措施,大家共同来遵守。“我们提出车让车、车让人、人守规,礼让斑马线。礼让斑马线从公交、出租车开始,所有车辆都执行得比较好。整个出行秩序大大好转,增加了安全感,也增添了文明度。”
其次靠民以外,创建也要惠民。
黄坤明说,这几年,杭州市委市政府积极采纳广大市民的意见,不搞花架子,扎扎实实推进文明城市的创建,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比如“打造最清洁城市”,不仅是主要的路面和广场改头换面,我们的背街小巷改造,从停车、垃圾运送等各方面细节入手,使得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环境变化的同时,大家也受到了教育,自然而然地会去维护好这个环境。
黄坤明说,在他看来,杭州的市民素养已经很高了。比如说在停车、行车、垃圾处理、见义勇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做得比较扎实。社会的整个风气也非常好。“这是作为城市管理者最值得骄傲、也是最有信心的,我由衷地感谢广大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所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要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黄坤明看来,杭州是一个人文积淀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城市。创建的关键是,杭州要使文明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文明才会深深扎根在杭州这片土壤上,成为城市的名片,城市的灵魂。
“创建文明城市,有开始,没有结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黄坤明说,杭州现在人口在增加,车辆也在增加,城市的管理难度也在增加。杭州接下来要直面问题,寻找问题,依靠广大市民进一步开展行之有效、而且老百姓能参与进来的一系列文明行动,包括孝老爱亲、扶贫济困,等等。
在采访中,央视记者还抛出了一个问题:“您希望广大游客到杭州之后,留下什么样的感觉?”
黄坤明的回答是,感谢所有游客对杭州的青睐和支持:“杭州要带给大家的感觉是干净的,交通是有序的,社会是和谐的,城市是文明的。这次走了,还想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