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0日讯
浙江省目前在校大学生90余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了15%。
这个数据乍听有点多,但记者昨日从浙江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了解到,我省目前已实现“不让一名大学生因贫辍学”。在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助学金,以及校内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保障下,浙江大学生即便家庭经济困难,也没有了学费和生活费的烦恼。
“但这还远远不够。”昨天,全省高校在杭州举行了困难生资助经验交流,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陈龙春说:“好比一场跑步比赛,我们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了入场券,让他们和普通学生一起比赛,还要帮助他们跑到最后。”
教给困难生继续求学、生存的能力,是浙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今后的目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美院、丽水学院等高校,已琢磨出不少新资助模式,让每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免费培训困难生当裁判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不少困难生持有裁判员等级证书,最高级别是国家三级裁判员,不仅能在校内各类体育赛事担任学生裁判,还经常被校外的健身场馆、企事业单位等邀请,担任各种健身体育比赛裁判。因此,他们成了其他学生羡慕嫉妒的对象。
那么多困难生去当裁判员,绝非偶然,而是该校“阳光体育”裁判员体育技能型的勤工助学模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不乏有许多拥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而高校每年都要在校园内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学生裁判员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于是杭电老师想到了培养困难生当裁判员这一招——通过在校内外体育活动中担任裁判员,获得劳动报酬。
家庭经济困难生经过自愿报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免费参与学校体育教学部组织的各类学生裁判员培训,所有培训费用由学生处统一支付。考核通过的困难生裁判员根据有关比例授予相应的裁判员等级证书,由低到高分别为校园一级、校园二级和国家三级裁判员。对所有裁判员进行统一注册管理,发放统一着装和相应的徽标。
学到技能的学生更自信了
“这么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可以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负担。”该校老师告诉记者,“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各种健身场馆、俱乐部、培训班、形式多样的健身体育比赛成为一些企业、机关单位的员工福利,企事业单位对体育技能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学生裁判员的市场也越来越大。
学校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间的体育技能型勤工助学统计,有近600名困难生通过体育裁判等工作获得56000余元报酬。
更令陈龙春等学生资助工作人员激动的是,这让许多困难生心理健康情况明显改善:该校对参与校园体育裁判培训和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家庭经济困难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这些同学相比其他困难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焦虑、自卑等情绪状态较少。尤其是自信心和人际交往方面更好。
为寒门学生办一次作品展卖
如果说杭电的资助模式还要经过后天培训,那中国美术学院的办法就是捡现成的——推出大学生艺术品助学展卖活动,“艺术进百姓百家,爱心助明日明星。”
展卖会涵盖了书法、国画、油画、水彩等多个艺术门类,既为未来的寒门艺术家提供展示的平台,又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改善困难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一举多得。据知情人士爆料,每年该校举办助学展卖时,一些收藏家会集体出动寻宝,说不定能淘到未来大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