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0日讯
事件回顾:100多辆“黑车”将金塘的出租车一一挤出本土市场,一统全岛出租车市场。在“黑车”的“排挤”下,在高利润的诱惑下,一些原本正常营运的出租车司机也索性开起了“黑车”。(详见本报12月19日3版《100多辆“黑车”逼退正规出租车》)
记者在采访中获知,“黑车”并非金塘独有,除了一些小岛,甚至在定海城区也可见“黑车”的踪影。目前,全市究竟有多少辆“黑车”无从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全市每年的“黑车”数量在增加。 市公路局稽查科提供的数据:“今年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查扣‘黑车’69辆,比去年有所增加。 ”
这一“黑车”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又为什么能迅速扩张?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
“正规军”少,“黑车”抢市场蛋糕
12月9日下午,记者乘船来到普陀六横大岙码头。一出码头,在外等候的“的哥、的姐”便一拥而上。
“峧头、台门,上车走了! ”
“多少钱?能打表吗? ”
“不打表,峧头10元、台门20元,一口价最低了。 ”
记者随另一名乘客上了车,却被司机要求再等一会,“再上一个就走了。 ”等候期间,记者仔细观察了这辆“的士”:车顶没有专门的顶灯、车牌中不含“T”字母、车内没有计价器。
一旁的乘客张女士说,这是辆“黑车”。作为六横本地人,她告诉记者,在六横岛正规的出租车并不多,“街上打的很难,要是偏一点的地方一个小时都等不到一辆车来。”一些乘客等不到出租车,又不想坐公交车,自然而然地会青睐“黑车”。
在定海金塘,跨海大桥开通之前有18辆出租车。大桥开通以后客流量迅速增加,一些私家车的居民就看中了这一机遇,“客串”起出租车。“一来二去,大家觉得这一赚钱法子挺不错,平时可接送家人、出门办事,空闲下来到码头或大街上拉上几笔生意补贴家用。于是,买车的人越来越多,跑‘黑车’的也越来越多。”当地人告诉记者。
一位开了10多年出租车如今“改行”开“黑车”的倪师傅认为,金塘的出租车市场之所以让“黑车”给占了,跟金塘出租车数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无关系。“大家看到这钱好赚,可是通过正当渠道办出租车营运证又批不出来,就偷偷摸摸开起了‘黑车’。 ”当初,金塘黑车市场刚开始“扩张”时,当地不少出租车司机联名向各级管理部门反映,要求整治出租车市场,但收效甚微。收敛了一段时间,等“风声”一过,“黑车”又纷纷开出家门。在“法不责众”心理驱使下,加入“黑车”市场的越来越多。
第三者中介充当“后援”
调查中,记者发现,“黑车”司机都不约而同地有个共同点:爱跑长途。他们不常在本岛城区出现,一来怕被抓,二来对短途没有兴趣。作为“长途专业户”的他们,“服务区域”甚至辐射定海城区、宁波等地。
为降低自己的风险,如今一些老司机大多挑“回头客”生意,很少主动上前揽客。但是,“回头客”毕竟少数,且非每天都能碰上,那么,“黑车”又是如何维持生计的呢?
“第三者中介。 ”市公路局稽查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票贩“黄牛”、旅行社、汽车租赁公司都是“黑车”市场的中介,与“黑车”司机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一些‘黑车’不敢堂而皇之地开进码头,而是等在不远处,码头上的贩票‘黄牛’充当其放出的‘卫星’。 ”通常“黄牛”先让乘客坐上有营运证的车子,拉到指定地点后换“黑车”,“黄牛”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分成。“一些旅行社为了节省开支,对于人数较少的团,也有选择‘黑车’作交通工具的现象。 ”
在采访中,普陀东港某汽车租赁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很多私家车挂靠在一些不正规的租赁公司,严重扰乱了汽车租赁行业的正常秩序。“由于‘黑车’没有办理正规营运手续,不缴纳手续费,所以租价也便宜。以‘桑塔纳3000’为例,正规租赁公司开出的日租价最低在180元/天,而‘黑车’仅需130元/天。 ”而对这些车的出租用途,一些租赁行业也毫不在意。
高盈利让“的哥”纷纷“弃明投暗”
随着“黑车”大军悄然扩张,正规出租车的原有市场被蚕食。而与正规出租车比较,“黑车”微薄的运营成本能带来更多的盈利空间。“黑车”除了缴养路费、车强险外,基本不用缴其他钱,“这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巨额的运营证费、车辆税费等。 ”有知情者透露,在六横,证件齐全的正规出租车要比“黑车”每月多交800多元钱。正是因为“黑车”有如此巨大的盈利空间,逼得一些小岛上的出租车渐渐“退市”,有的生存艰难转投他业,有的则是“弃明投暗”,将营运证承包给他人或高价转卖,自己干起了“黑车”生意。
金塘“黑车”司机倪师傅说:“我以前一直希望金塘的出租车市场能规范起来,现在也无所谓了,对我个人来说,‘黑车’开开,每月赚点生活费还是有的,”金塘另一“黑车”司机王师傅说:“只是‘黑车’对金塘整体形象来说,的确很不好看。 ”“黑车”纷纷涌入,出租车营运证倒卖逼近“天价”,难道出租车市场的钱真有这么好赚?出租车司机们却大叹苦经:“有别的出路可去,才不要干这活儿! ”本报将继续关注岛城“黑车”现象。
来源:舟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