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0日讯
年初以来,温州全市清欠、补发拖欠工资额1.61亿元,涉及人数3.9万人,同比分别增加99%和30%。
19日,温州市召开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工作会议透露,将加大恶意欠薪违法行为责任追究,从速查处欠薪案件,做到“有报必接、有案必查、有欠必究”。温州市要运用行政处罚、信用惩戒、追加经济补偿和赔偿等多种手段,让欠薪企业为其违法行为付出代价。
欠薪多发
年初以来,清欠、补发拖欠工资额1.61亿元
温州市是民营经济大市,380万外来务工人员,从业队伍十分庞大。劳动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劳动者密集的建筑、装饰装潢、交通、水利、电力施工企业,服装、制鞋、皮革、眼镜等中小型加工企业,以及餐饮等各类服务企业量多面广,用工管理和工资支付不够规范,工资争议和纠纷案件数量一直在高位运行。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温州市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周转困难,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主欠薪逃匿、职工工资被拖欠问题,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高发频发,职工因工资拖欠倾向采取过激行为维权,严重影响当地社会和谐稳定。
虽然形势异常严峻,但温州市各有关部门通过及时介入、垫付工资等方法手段,发生的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都得到了妥善处理,特别是启用欠薪应急周转金垫付工资成为解决欠薪逃匿案件的主要途径。目前,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共筹集欠薪应急周转金5405万元,累计垫付工资3262万元。
据统计,年初以来,全市清欠、补发拖欠工资额1.61亿元,涉及人数3.9万人,同比分别增加99%和30%。
原因解析
企业资金链脆弱引发工资拖欠
据分析,温州市劳资纠纷事件多发,防范处置企业欠薪工作的形势严峻,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用工管理不够规范,特别是在工资支付、合同签订、工时安排、安全生产等方面,问题不少,且劳动关系建立与解除随意性很大。
二是中小企业资金链条脆弱引发工资拖欠。中小企业规模小、可抵押资产少、抗风险能力弱,融资渠道有限。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为了维持生产经营,一些中小企业不得不依靠民间借贷。高额的民间借贷利息,使得企业不堪重负,成为欠薪逃匿案件的主要诱因。
三是租赁经营单位监管手段缺乏加大处置难度。温州市租赁生产经营的小加工厂、家庭作坊以及无证无照用工单位数量庞大,且用工关系极不规范,因对租赁经营企业的工资支付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一旦发生资金周转问题,很容易发生欠薪逃匿事件,处置难度很大,其中城乡接合部地带尤为突出。
防范处置
投诉首问责任制确保投诉有门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说,2012年元旦、春节将至,温州市企业拖欠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工资以及欠薪逃匿问题将迎来一个新的高发多发期。
会议透露,温州市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劳资纠纷隐患排查。对欠薪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场所加强监管,动态掌握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情况,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将实行24小时无休息日值班制度,实行欠薪举报投诉首问责任制,确保劳动者投诉有门。
即日起至2012年1月15日,温州市还将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及时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工资报酬权益。
市劳动监察支队负责人说,务工人员如遇工资拖欠等问题,可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拨打12333热线咨询、投诉或举报,他们将及时介入调查。
欠薪追责
欠薪企业为其违法行为付出代价
温州市将运用行政处罚、信用惩戒、追加经济补偿和赔偿等多种手段,让欠薪企业为其违法行为付出代价。
温州市将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深入实施欠薪逃匿社会公示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在银行征信系统和市政府信用信息平台上及时披露欠薪逃匿企业及其负责人信息,对其信贷行为和其他评优评先行为予以严格限制和约束。对企业欠薪逃匿和重大欠薪违法行为,将通过新闻媒体、人力资源市场予以曝光。
同时,对发生严重欠薪违法行为的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电力施工企业,限制这类企业一定期限内的招投标资格。
据悉,温州市还建立健全行政司法联动应急协同机制,强化公安、人力社保、法院等机关和部门之间的联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恶意欠薪违法行为责任追究,从速查处欠薪案件,做到“有报必接、有案必查、有欠必究”,依法追究欠薪逃匿者法律责任,提高欠薪违法成本。
来源:温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