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1日讯
偶然翻出来的4张已经泛黄的成绩单,勾起了只读完小学的何秋华对读书时代的记忆。那个时候的成绩单只记录语文、算术的分数和老师的评语,但是1966年的成绩单上,就只有老师的评语了。1983年,30岁何秋华补考初中语文。
夹在小本子里的成绩单
江山的何秋华在整理房间时候发现了自己40多年前的小学成绩单,看着当年的成绩和老师的评语,58岁的何秋华感慨万千。
记者在江山何秋华家中看见了4张纸张已经发黄的成绩单,虽然有一些褶皱,但保存得很好。
何秋华说,以前的东西在搬家时基本上丢完了,这4张成绩单因为夹在一个小本子里才得以保存。
这4张是何秋华从1964年到1966年间就读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时的成绩单,成绩单只是一张薄薄的纸,分列了语文和算术2门课程的分数,再加上教师的评语。
老师评语留下时代印记
从成绩单上看,何秋华当年的成绩其实挺好的。1964年,何秋华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的成绩是语文96分、算术97分,到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的成绩是语文84分、算术96分,可是到了小学五年级上学期,何秋华的语文就只有65分了、而算术依然有90分,到了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成绩单上干脆连分数都没有了,只有一段老师评语。
何秋华回忆起这段历史,五年级时候已经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也受到影响,已不再上课。
在老师的评语中,也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在四年级的评语中,有“学习努力”、“作业清楚且按时交”、“爱护公物”等,可是到了五年级,评语中多了“没有常学毛主席语录”、“今后要加强学习毛主席语录,照毛主席的话去做”等口号。
三十岁补考初中语文
何秋华家中有兄妹6人,再加上那个时代的原因,他读完小学就没有继续上学了。
“回想起短暂的学生生涯,也是挺波折的。”何秋华说,小学一年级时,学校是在一个私人院子里,何秋华连校名都记不起来了,学校里大约30-40人,何秋华被分配到了一张方桌,他的位置是背对着黑板的,只能扭过头听课。
教学条件也很艰苦,在考试的时候,房东办丧事,棺材就留在教室里,何秋华在棺材边考试。后来何秋华转到了江山县达道街民办小学,五年级转入城关镇中心小学,教学条件才好一些。
由于家里条件差,13-14岁时,何秋华就进山挑木柴,他能挑2担,并不是说能够一口气挑起来两担,一次还是挑一担,只是走了一段路后,再回过头来再挑另一担。何秋华17岁就下放,每天赚1毛多钱,一直到1978年才回城。可是小学毕业后再也没回到学校。
1983年9月,何秋华通过了江山总工会组织的业余学校的一次初中语文结业考试,何秋华的成绩合格,这也算是完成了他的一个心结,只是数学已没能力再学习,此时的何秋华已30岁。
(记者 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