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2日讯
从现在起到春节前的这一个月时间里,杭州的消费者购买新车后如需购买新车商业险,将无法选择人保、太保、平安三家大公司,而不得不转投其他小公司。本周一,在收到上级主管单位约谈后,杭州本地三家财险巨头同时宣布“系统故障”,将在春节前一个月全面退出新车保险业务,把市场份额拱手让给其他30多家小公司。
昨天,早报32版《神秘压力迫使三巨头“孔融让梨”,杭城三大保险公司春节前拒接新车车险》见报后,引发多方关注,消息通过微博和网络迅速转发。大家对杭州三大保险巨头孤立于全国之外,施行这样的“孔融让梨”政策,均感意外和不解。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会计与财务管理系执行主任姚铮教授获悉此事后表示,主管部门应在遇到不正当竞争时出面监管;如果只是其他小公司生存遇到困难,政府部门便插手其中直接干预市场经营,显然是不合适的,也是有悖市场规律的。
北京市君佑律师事务所律师姜哲铭昨天从微博上关注到这一事件。他认为,简单地凭借行政命令破坏正常的市场行为,肯定不可取;此外,三大保险公司共同放弃节前新车车险市场的行为,同样涉嫌垄断,有关部门应通过法律程序进行查核。
早报的报道同样引起了中国保监会的关注和介入。在获悉情况后,昨天下午他们专门向浙江保监局发文,要求后者彻查此事,并给广大民众一个说法。近期,浙江保监局将就此召开新闻通气会,早报也将继续关注。
观点
这般孔融让梨,能让出健康的市场?
三大财险业巨头春节前停卖新车车险的事件,昨日经早报独家披露后,引起各方关注。在众说纷纭中,大家最无法理解三大保险公司这种看似让出市场、实则不利公平竞争的行为。三巨头已成为这起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迫于“主管单位”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放弃春节前一个月的新车保险业务,而这段时间正是杭州车市最不差钱的旺季。
可是三巨头在事件发生前后所表现出来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倒让媒体陷入“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尴尬。明明是因为收到了“行政命令”,而不得不把节前最肥的新车业务拱手让给其他小公司,却迫于无奈从上到下三缄其口。面对采访,他们只敢压低声音私下发发牢骚,甚至不敢说出下达指令的具体部门。一边是对消费者“送钱上门都不要”的不解、责骂,眼睁睁地看着到手的业务流向其他竞争对手;一边是重压之下甚至不敢多言一句,只敢对外宣称“系统故障,无法接单”。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消费者。他们因此而遭遇的仅仅是更换保险公司的繁琐吗?是谁剥夺了他们选择品牌车险的权利?就因为选择在岁末年初买车,他们就失去了选择在大公司投保的权利。是谁的手,硬生生把他们推向原本并不想选择的车险品牌?今后,如果他们另行购买的车险,得不到妥善的售后服务,其中的责任又该由谁来负责?
说到这里,我们已无法回避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行政手段该不该干预正常的市场竞争?这样的行政干预,是否有利于车险业务健康、积极的发展呢?据说,正是因为有关部门给所有车险业务扣上了“7折封顶”的限折令,致使三巨头之外几十家小型保险公司,在价格毫无优势的前提下,只能可怜地瓜分4成左右的市场份额,而浙江省内大约6成的车险份额都被三巨头占据。(据权威数据,截至今年10月,三大财险公司在全省的保费市场份额为57.9%,而省内其他开展财险业务的36家小公司只能抢食这块蛋糕的40%。)
一个健康、有序、开放的市场,用户必然有权自己选择服务好、价格略高或者低价、服务相对次一些的产品。车险业竞争的不充分,恰恰在于套在所有公司头上那个“最低7折”的紧箍咒。不允许小公司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为自己争取那一点起码的价格优势,他们自然无法与实力雄厚的三巨头抗衡。为了照顾这些小公司,三巨头就不得不在岁末年初这样的旺季停摆一个月。可这样的引导、这样的行政指令,是长久之计吗?真的能解决小公司日后的吃饭问题?真的能让车险业务从此健康发展,并最终让广大消费者享受到实惠、便利?
如此手段干预市场竞争,全国都无先例。杭州三巨头看似孔融让梨,却并非真正的市场行为。强扭的瓜不甜,财险市场只有经历健康、有序、合法的市场竞争,才能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