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实践基地里的萝卜成熟了,何星(前)领着同学去采摘。苏巧将 摄
浙江在线12月22日讯
他们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少数民族学子,随着外出打工的父母,会聚到了东海之滨。
走进龙湾区瑶溪街道金岙小学,浓浓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蔬菜实践基地旁,师生共绘的“民族风情墙”;教学走廊上,悬挂着民族传统节日的宣传展板;教室内,辟有民族特色角……在这所农村公办小学,会聚了苗族、侗族、土家族、回族、彝族、布依族、穿青族、黎族、仫佬族、瑶族等10个少数民族97位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近二成。
何星,该校六(2)班学生,一名来自贵州的布依族男孩。记者跟随他,体验了外来少数民族学子在温学习生活的真实一天。
上午7:50
离上课还有10分钟,记者来到金岙小学。校门口看不到送孩子的小汽车,也看不到千叮咛万嘱咐的家长,孩子们自个儿徒步到校。
何星正徘徊在各班门口,查看同学早自修情况。黝黑的皮肤,眉宇间不时皱出几条小细纹。这一天,他这个学校辅助员要分时段考核每个班级的纪律、卫生、礼仪等达标情况,他已巡查了半个多小时。
2008年,他和妹妹何月被父母接到温州,他读三年级,何月读一年级。“老家的课程和教学方式跟这里完全不同,一切得从头开始学。不过,这里的活动比老家丰富多了。”何星列举着自己玩过的各类文体活动:民族特色运动会、民族知识竞赛、科技馆博物馆一日游、洞头海霞军事主题公园素质拓展……玩归玩,父母对他管得可严了,语、数、英每门要80分以上。
这学期,他获得了雏鹰奖提名,这是区教育局专门为新温州人子女设立的学业奖。班主任吴玉微老师介绍说,目前学校新温州人子女占90%以上。学校每学期还优先安排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并对特别困难的进行物质资助。
不过,从三年级到现在,何星失去了两位少数民族好朋友。“他们跟着父母回老家去了,还好每学期我们也会迎来新朋友。”
中午11:30
何星和四五个男孩结伴回家吃中饭。经过校门口的小铺,里边挤满了正在吃蛋炒饭和面条的学生。何星说,有的同学回一趟家得1个小时,中饭只能在小铺里解决。
10分钟后,何星来到一个五金厂,这是他父母上班的地方。他住在三楼,一个20平方米不到的小房间。一台小电视机、一个电饭锅、两张铁床、三四只小板凳、五六个铁架子,便是全部家当。一进门,何星便帮着妈妈一起洗切花菜和青椒,妹妹则卷起了袖子,打开煤气炉准备炒菜。
“何星在老家皮得很,又没人管。这里各方面条件都比老家强。不过,我们忙赚钱,孩子上下学、早午饭、作业辅导都靠他们自己。”爸爸何文庆说。让他欣慰的是,孩子都挺懂事,周末和寒暑假会帮着拧螺丝,一天拧4000个,能赚40元。
20分钟不到,何月炒好了两荤两素四个菜。“儿子的成绩不如女儿。”何文庆边吃边念叨,何星低头嘟囔了一句:“学习成绩,男孩子没女孩子那么好。”
12:10,2碗饭下肚后,兄妹俩起身往学校奔去。“早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得赶紧回学校去完成。”
回到教室,何星将作文《我的小狗黑旺》誊写到作文本上。不时有同学过来“骚扰”他,汉族男孩周瑜佳告诉记者,何星在班里的“粉丝”可多了。“他是我们的副班长兼文娱委员,又讲义气,偶尔还会教我们说‘苗话’呢……”
音乐课上接歌词比赛,一首首流行歌曲被何星轮番演绎,同学们笑封他为“接歌王”;英语课上,他就安静了许多,每每老师提问,他将小手举了又缩,英语是他的“软肋”。为此,学校安排了汉族学生刘江海与他结对。
下午4:45
他和妹妹回到了家。何月坐在床边,一块小木板放在盘着的大腿上当书桌。何星则拉了个小板凳,将本子放在床边开始做作业。“作业不多,基本上在学校就能完成。不过,遇到需要上网搜索资料的作业,就得走半个多小时的路去同学家借用电脑。”何星说。
“我现在就担心英语,如果初中考不上,就得回老家读书,又要变成留守儿童。”谈及未来,何星有点担忧。他说,每天醒来,都想早点和同学呆在一起,害怕离开温州、离开父母。
来源: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