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12月25日讯 鼓乐声中,5个穿着古代官服的小男孩站在大人肩上出场,这出由天台县赤城街道杏庄村村民表演的传统舞蹈《舞麒麟》引来了满堂喝彩。
12月21日晚上,天台山文化艺术节、天台县第二届农民文化节闭幕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展演在天台县影剧院隆重上演。演出的19个节目全部为列入省级、市级、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节目由来自该县19个村(团体)的300多人参加表演,其中绝大部分演员为全县各地的农民。
这场以“天台遗风”为主题的晚会,是全省首台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各地文化界人士、省文化厅非遗处干部到场观看。
“这出《舞麒麟》,自明代始,一直是天台老城欢度元宵节的传统节目。”县文化局工作人员孙明辉介绍:“它由5位男孩分别扮成状元、财神、魁星、宰相、探花,手握马鞭、如意、荷花等道具,站在大人肩上。大人肩顶着孩子,根据锣鼓的节奏,走碎步,跑圆场。很讲究孩子、大人以及锣鼓之间的默契配合。”
在19个节目中,阵容最庞大的当属民俗表演《龙溪送水》,它讲述的是黄水村百姓在旱季迎接“送水”队伍的情景,参演的农民多达40余人。黄水村一个姓叶的老演员激动地说:“我们村里的龙潭,相传是龙王的河印府。每逢大旱,村里便会举行求水、迎水、送水仪式。没有想到,今天还能在舞台上演出,更没有想到,大家对我们的演出还那么感兴趣。”
天台县向来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2008年之后,对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保护基地以及文化特色队伍等进行政策扶持,并精心挖掘、整理非遗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如由天台山佛教音乐、天台山道教南宗洞经音乐而打造的“天台山佛道音乐会”,已经成为天台一块响亮的文化品牌,去年曾赴上海世博会、北京国家大剧院公演。